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大牢的意思、大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大牢的解釋

[jail;prison] 古語指監牢

詳細解釋

監獄。《水浒傳》第二七回:“其餘一幹衆人,省諭發落,各放寧家。大牢裡取出 王婆 ,當廳聽命。” 祖慰 節流 《線》:“他的形象突然由紅變白,變成了洪水猛獸般的‘現行反革命’,五花大綁,推上刑車,投進大牢。”

(1).太牢。《儀禮·聘禮》:“餼之以其禮,上賓大牢,積惟芻禾,介皆有餼。”《禮記·王制》:“天子社稷皆大牢,諸侯社稷皆少牢。”

(2).單指牛。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獸一·牛》:“﹝牛﹞,《周禮》謂之大牢。牢乃豢畜之室,牛牢大,羊牢小,故皆得牢名。”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大牢在漢語中有以下主要釋義,依據權威辭書及文獻整理:

一、古代祭祀器具

指古代祭祀時盛放牲畜的禮器,形制較大。此義項屬古語用法,現代已罕見。

來源:《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第2卷第1353頁,上海辭書出版社。

二、監獄的俗稱

現代漢語中主要指代監獄或拘留所,含口語化色彩,多用于非正式語境。

來源: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第253頁,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商務印書館。
  2. 《新華詞典》(第4版)第189頁,商務印書館。

三、方言延伸含義

部分地區方言中引申為“受約束、不自由”的狀态,如:“蹲大牢”即指被監禁。

來源:《中國方言大詞典》第3卷,中華書局。


語義演變說明:

“大牢”本義為祭祀禮器(“牢”即牲畜圈欄),後因古代監獄形似圈禁之所,逐漸衍生“監牢”義。現代漢語中,第一義項基本消亡,第二義項為通用含義,第三義項屬地域性用法。

網絡擴展解釋

“大牢”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詳細解釋:

  1. 監獄的别稱(現代常用義)
    指規模較大的監牢,用于關押罪犯。該詞源于古代“牢”本指關牲畜的欄圈,後引申為拘禁犯人的場所。例如:

    • “越獄逃犯又被抓回大牢”;
    • 在文學作品中,如《水浒傳》提到“大牢裡取出王婆”。
      現代用法中還常比喻陷入困境,如“經濟壓力如陷大牢”。
  2. 古代祭祀的牲畜(曆史詞義)
    在《儀禮》《禮記》等古籍中,“大牢”(又稱“太牢”)指祭祀時牛、羊、豬三牲俱全的規格,天子祭祀社稷時使用。如《禮記·王制》載:“天子社稷皆大牢”。單指牛時,明代《本草綱目》稱牛為“大牢”,因牛在牲畜中體型最大,故得此名。

例句參考:

需注意現代語境下“大牢”多用于口語或文學,正式法律術語一般使用“監獄”。

别人正在浏覽...

熬頭兒奔戎丙丙筆錔長年三老長煙誠慤出警入跸畜縮登記訪真飛筆附言趕鄉鄰寡悔蝈氏牯子還初還祭寒山泓澈鬨騰火丹姜夔傑格濟寒赈貧金溝近坰斤兩魁星唠咯冷場陵波零餘露草綠蔭奶水披垂貔子乾桢缺貨戎章神谕實核時諺梳籠說不上來説是弄非頭稍自領偷聲推濤作浪箨筍王正月渥绛五侯第香積閑約約銜志謝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