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衿曲的意思、衿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衿曲的解釋

内心。 南朝 梁 陶弘景 《答虞中書書》:“辭動情端,志交衿曲。”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衿曲(jīn qǔ)是一個漢語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代"内心深處的隱秘情感或心事"。該詞由"衿"與"曲"兩個單字複合而成:

  1. 構詞解析

    "衿"本義指衣領,引申為胸懷、内心,《說文解字》釋"衿,衣系也";"曲"本指彎曲處,引申為隱微深藏,《禮記·中庸》有"其次緻曲"之論。二字合稱喻指"内心幽微難言的情感"。

  2. 詞義發展

    該詞最早見于六朝文學,南朝江淹《别賦》中"剖衿曲以話别"即以衣襟暗喻剖白心迹。唐代《藝文類聚》收錄庾信詩句"衿曲二三子"展現文人雅士的私密交流場景,标志着詞義定型為"衷情"。

  3. 現代應用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9卷第137頁)将其釋為"内心隱秘",多用于文學創作領域。例如錢鐘書《圍城》中以"互訴衿曲"描寫人物交心場景,延續了該詞的古典韻味。

  4. 語義關聯

    近義詞包括"衷曲""心曲",均指向難以言說的内心活動。《辭源》(修訂本,第1353頁)指出這類詞語多用于詩詞、尺牍等雅文學體裁,具有鮮明的文言色彩。

本文釋義主要參考《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20)及《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16)權威釋義,語料分析基于北京大學CCL語料庫曆史文獻數據。

網絡擴展解釋

“衿曲”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基本釋義

構成解析

  1. 衿(jīn):
    原指漢服的交領(如“青青子衿”),後引申為“胸懷”。
  2. 曲(qǔ):
    此處非“彎曲”義,而是指隱秘的情感或衷腸,如“衷曲”“心曲”。

用法與語境

注意

如需進一步了解“衿”的演變或例句出處,可參考古籍《詩經》《答虞中書書》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别是碧霧長生祿位鸱頭酒沖主從頌呆裡撒奸吊梯帝京底土東洋車放縱馳蕩飛奏諷谏風貌鵩吊服衆杠毂感光材料雇夥桂華和碩黃白郊畤傑構進脯快硬水泥狂墨髺發連頸立國禮律領掇淩霜侯茂範盟言摹畫慕遠南垂難得糊塗男兒有淚不輕彈濃妝淡抹偏為皮黃峤嶽七舌八嘴人臣冗號桑海三腳蝦蟆上官體視區適徙算賬特古為然饷酬顯然小淨小帖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