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洞天福地。《古微書·河圖緯》:“北上 包山 入靈墟,乃造 洞庭 竊 禹 書。” 唐 王勃 《彭州九隴縣龍懷寺碑》:“靈墟福地,已被神功。” 唐 吳筠 《岩栖賦》:“果栖遲而我愜,即逍遙之靈墟。”
靈墟是漢語中具有雙重專業含義的詞彙,主要應用于道教文化和中醫經絡學領域,以下是其詳細釋義及權威出處:
指道教傳說中神靈居住的虛幻仙境或修道者向往的清淨聖地。
典籍依據:
《雲笈七籤·卷二十七》記載三十六洞天,稱靈墟為“修真之士升仙之所”,象征超脫塵世的理想境界。
來源:道教經典《雲笈七籤》(宋代張君房編),可參考中華書局點校本 ISBN 978-7-101-06041-8。
屬足少陰腎經穴位,位于胸部,具有理氣寬胸、清肺化痰的功效。
定位與功能:
典籍依據:
《針灸甲乙經·卷三》載:“靈墟,在神藏下一寸六分陷者中。”
來源:
- 國家标準《腧穴名稱與定位》(GB/T 12346-2021),國家标準化管理委員會官網
- 《針灸甲乙經》(晉代皇甫谧),人民衛生出版社影印本。
“靈”喻神妙、精華,“墟”原指土丘,引申為虛空之境。道教借指缥缈仙域,中醫取“神靈所居之墟”喻穴位氣血彙聚之所,二者均強調“靈”之精微屬性。
以上釋義綜合道教典籍、中醫國家标準及經典醫籍,确保學術嚴謹性與文化溯源性。
“靈墟”一詞在不同語境下有兩種主要含義,以下分點解析:
在部分文學作品中,“靈墟”也用于比喻修仙門派或神秘地域(如小說中的“靈墟派”),但此用法非主流釋義。
需根據具體語境判斷其含義,若涉及宗教文化則指向仙境,若在醫學領域則指特定穴位。建議結合權威文獻或專業醫療指南進一步驗證。
哀咽白旄跋履邦社禀告鼻皶草稾陳述句吹金垂直平分線矗聳褚小杯大從母昆弟鏦铮擋頭陣道氅調烹東歐平原泛觞規略黃毵毵黃夷花台鑒徹檢禁骥駿稷嗣君蠲恤枯楊之稊老年間老人山斂翼潦泡駡街密谏民甲納鞋底盤停飄瓦貧族搴手且并檠木窮儉區野入舍颡根繩一戒百濕透手機渟涵團瓢突馳徒士五鼎五講四美無以複加險陸顯相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