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飄瓦的意思、飄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飄瓦的解釋

(1).墜落的瓦片。《莊子·達生》:“復讎者不折鏌幹,雖有忮心者不怨飄瓦,是以天下平均。” 成玄英 疏:“飄落之瓦,偶爾傷人,雖忮逆褊心之夫,終不怨恨,為瓦是無心之物。”

(2).比喻外來的禍患。 宋 辛棄疾 《蔔算子·用莊語》詞:“江海任虛舟,風雨從飄瓦。醉者乘車墜不傷,全得於天也。”

(3).比喻飄忽無定的事物。 明 高瑞南 《新水令·悼内》套曲:“人生大夢如飄瓦,早不覺兩髩青霜夢裡華。”

(4).比喻無用或微不足道之物。 明 湯顯祖 《牡丹亭·谒遇》:“[浄:]疑惑這寶物欠真麼?[生:]老大人,便是真,飢不可食,寒不可衣,看他似虛舟飄瓦。” 明 陳子龍 《結交絕交行》之二:“昔人絶交争天下,今人翻覆争飄瓦。”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飄瓦”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漢語詞彙,其解釋可綜合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字面意義
    指墜落的瓦片,源自《莊子·達生》中的典故:“雖有忮心者不怨飄瓦”,比喻無心之失不會招緻怨恨。

二、比喻義項

  1. 外來的禍患
    如宋代辛棄疾《蔔算子·用莊語》中“風雨從飄瓦”,以飄瓦象征不可預料的災禍。

  2. 飄忽無定的事物
    形容事物如風中瓦片般難以捉摸,常見于詩詞中,如黃庭堅詩句“虛檐稍聞飄瓦聲”。

  3. 無用或微不足道之物
    明代湯顯祖《牡丹亭·谒遇》以“虛舟飄瓦”比喻無實際價值的物品,陳子龍詩中也用“争飄瓦”暗指瑣碎之争。

三、文學與哲學意蘊

該詞在道家思想中體現“無心故無怨”的哲理(《莊子》),後逐漸衍生出自然意象與人生隱喻,成為詩詞中表達無常、虛無的典型意象。


注:以上解釋綜合了古籍、詩詞用例及詞典釋義,若需具體文獻原文或更多詩詞例證,可參考《莊子》、辛棄疾詞集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飄瓦的意思

飄瓦(piāo wǎ)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屋頂上的瓦片被風吹動的狀态。

拆分部首和筆畫

飄瓦的部首是風(fēng),由5個筆畫構成。

瓦的部首是瓦(wǎ),由5個筆畫構成。

來源與繁體

飄瓦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學作品《紅樓夢》中。在小說中,賈寶玉用“飄瓦”一詞來形容大雨中屋頂的瓦片被風吹起來的情景。

在繁體字中,飄瓦的寫法為「飄瓦」。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飄瓦的寫法沒有太大變化。在篆書中,飄瓦的形狀會稍有不同,但整體上仍能識别。

例句

風勁雨大,大雨中的飄瓦聲讓人心煩意亂。

看着屋頂上的飄瓦,我感歎大自然的力量。

組詞

飄帶、飄浮、飄揚、飄香、飄落

近義詞

飄揚、飄飏、飛舞

反義詞

穩固、固定、安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