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飄瓦的意思、飄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飄瓦的解釋

(1).墜落的瓦片。《莊子·達生》:“復讎者不折鏌幹,雖有忮心者不怨飄瓦,是以天下平均。” 成玄英 疏:“飄落之瓦,偶爾傷人,雖忮逆褊心之夫,終不怨恨,為瓦是無心之物。”

(2).比喻外來的禍患。 宋 辛棄疾 《蔔算子·用莊語》詞:“江海任虛舟,風雨從飄瓦。醉者乘車墜不傷,全得於天也。”

(3).比喻飄忽無定的事物。 明 高瑞南 《新水令·悼内》套曲:“人生大夢如飄瓦,早不覺兩髩青霜夢裡華。”

(4).比喻無用或微不足道之物。 明 湯顯祖 《牡丹亭·谒遇》:“[浄:]疑惑這寶物欠真麼?[生:]老大人,便是真,飢不可食,寒不可衣,看他似虛舟飄瓦。” 明 陳子龍 《結交絕交行》之二:“昔人絶交争天下,今人翻覆争飄瓦。”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飄瓦"一詞源自《莊子·達生》篇,本義指被風吹落的屋瓦。作為漢語書面語中的特殊意象,其内涵可從三個維度解析:

一、哲學語境下的自然現象 《莊子·達生》載"雖有忮心,不怨飄瓦",此處飄瓦指不可抗拒的自然現象,莊子借此闡述"物我兩忘"的哲學觀,強調對外界變故應持超然态度。這種用法在《淮南子·诠言訓》中也有印證:"故雖有聖賢之寶,不遇暴亂之世,可以全身,未可以霸王也。湯、武之王也,遇桀、纣之暴也;桀、纣非以湯、武之賢暴也,民之飄瓦也。"

二、文學修辭中的象征意象 在曆代詩詞中,飄瓦常被賦予多重象征意義。宋代陸遊《夜大雨連明晨出霁》用"震搖樓閣已飄瓦,滲漉巾箱翻藏書"形容暴雨肆虐;元代劉诜《春雪》則以"初驚淅瀝響窗戶,俄訝飄瓦摧垣牆"展現雪勢兇猛。這些詩句均通過飄瓦意象強化自然力量的不可控性。

三、引申的社會學隱喻 清代《禦定淵鑒類函》收錄的《史記》注疏中,将"飄瓦"引申為突發災禍的象征。近代《漢語大詞典》第6冊第1008頁對此釋義作出規範解釋,指代"意外降臨的災禍或變故"。這種用法在傳統戲曲文本中常見,如《長生殿》用"飄瓦"暗喻安史之亂的爆發。

網絡擴展解釋

“飄瓦”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漢語詞彙,其解釋可綜合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字面意義
    指墜落的瓦片,源自《莊子·達生》中的典故:“雖有忮心者不怨飄瓦”,比喻無心之失不會招緻怨恨。

二、比喻義項

  1. 外來的禍患
    如宋代辛棄疾《蔔算子·用莊語》中“風雨從飄瓦”,以飄瓦象征不可預料的災禍。

  2. 飄忽無定的事物
    形容事物如風中瓦片般難以捉摸,常見于詩詞中,如黃庭堅詩句“虛檐稍聞飄瓦聲”。

  3. 無用或微不足道之物
    明代湯顯祖《牡丹亭·谒遇》以“虛舟飄瓦”比喻無實際價值的物品,陳子龍詩中也用“争飄瓦”暗指瑣碎之争。

三、文學與哲學意蘊

該詞在道家思想中體現“無心故無怨”的哲理(《莊子》),後逐漸衍生出自然意象與人生隱喻,成為詩詞中表達無常、虛無的典型意象。


注:以上解釋綜合了古籍、詩詞用例及詞典釋義,若需具體文獻原文或更多詩詞例證,可參考《莊子》、辛棄疾詞集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傲爾賓傧參總川甽道趣短黃鈍重憣然發問峯腰軋朋友閣揆功架公明雇租寒蓬汗腺漢賊不兩立何乃紅袖回耗護靈嘉迹嘉爵剪燈減法堅韌竟體競骛究懷酒京雞鹜相争覺人覺世矍铄翁框圖蛞蛞朗朗脆脆力偶漏澤園茂叔密網抹骨牌南曹弄喧品竹調絃清客相公清位裙帶軟翅紗巾折脅十二金钗霜姿稅産説朝南話蒜韲太妃天人師貼燮效地霄壤之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