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洞天福地。《古微书·河图纬》:“北上 包山 入灵墟,乃造 洞庭 窃 禹 书。” 唐 王勃 《彭州九陇县龙怀寺碑》:“灵墟福地,已被神功。” 唐 吴筠 《岩栖赋》:“果栖迟而我愜,即逍遥之灵墟。”
灵墟是汉语中具有双重专业含义的词汇,主要应用于道教文化和中医经络学领域,以下是其详细释义及权威出处:
指道教传说中神灵居住的虚幻仙境或修道者向往的清净圣地。
典籍依据:
《云笈七签·卷二十七》记载三十六洞天,称灵墟为“修真之士升仙之所”,象征超脱尘世的理想境界。
来源:道教经典《云笈七签》(宋代张君房编),可参考中华书局点校本 ISBN 978-7-101-06041-8。
属足少阴肾经穴位,位于胸部,具有理气宽胸、清肺化痰的功效。
定位与功能:
典籍依据:
《针灸甲乙经·卷三》载:“灵墟,在神藏下一寸六分陷者中。”
来源:
- 国家标准《腧穴名称与定位》(GB/T 12346-2021),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官网
- 《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
“灵”喻神妙、精华,“墟”原指土丘,引申为虚空之境。道教借指缥缈仙域,中医取“神灵所居之墟”喻穴位气血汇聚之所,二者均强调“灵”之精微属性。
以上释义综合道教典籍、中医国家标准及经典医籍,确保学术严谨性与文化溯源性。
“灵墟”一词在不同语境下有两种主要含义,以下分点解析:
在部分文学作品中,“灵墟”也用于比喻修仙门派或神秘地域(如小说中的“灵墟派”),但此用法非主流释义。
需根据具体语境判断其含义,若涉及宗教文化则指向仙境,若在医学领域则指特定穴位。建议结合权威文献或专业医疗指南进一步验证。
虣虐笞鞭黜恶雌黄挫强大醇导绎雕损抵鬭杜公祠多奈二咸飞缺風吹草動供词功德钱冠珥孤旐后月诲正忽拉拉昏狡假道学甲库蹇滻交护夹钟嗟颂禁邸鸠工军屯课草叩舷蜡蜂立泉六蕃鲁两生论道经邦买休卖休梅卤密探鸟篆蟠攫棋处寝滞日昃三凤山鸡映水沈尚书石濠首计恕道碎琼听墙根屯邸问卜文渊阁兀兀腾腾香铺鶱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