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刮削的意思、刮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刮削的解釋

(1) [scrape;pare away]∶同“刮”

(2) [skiving]∶用刀具的高度剪切或滑移作用來切除金屬薄層或薄屑

詳細解釋

(1).用刀具拂刮或切削,使物體光潔平整。 漢 王充 《論衡·量知》:“斷木為槧,析之為闆,力加刮削,乃成奏牘。”《舊唐書·職官志三》:“主藥、藥童,主刮削擣簁。” 吳組缃 《山洪》五:“ 章大官 得到信,連忙放下手裡正在刮削骨節預備鑲配叉頭的竹竿。”

(2).猶刮磨。擦拭。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凝圓寺》:“雨止,佛在石下東面而坐,曬袈裟,年歲雖久,彪炳若新,非直條縫明見,至於細縷亦新(彰)。乍往觀之,如似未徹,假令刮削,其文轉明。”

(3).删削;修改。 唐 元稹 《獻荥陽公詩五十韻》附啟:“諸生帖帖竦竦,各盡詞以獻公。公則舉其摧敵,推案析理,次至數聯,應若前定,諸儒有不安者,隨為刮削,變嫫為妍。”

(4).勒索。《醒世姻緣傳》第三二回:“虧了這四個人都有良心,能體貼 晁夫人 的好意,不肯在裡邊刮削東西。” ********* 《出奔》一:“這一位 玉林媳婦 的刮削刻薄的才能,雖則年紀輕輕,倒反遠出老狡的公公之上。”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刮削”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根據使用場景不同而有所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物理操作
    指用刀具等工具去除物體表面物質,使其光滑或平整。例如,刮削木材、金屬表面等。
    示例:漢王充《論衡·量知》中提到“力加刮削,乃成奏牘”,即通過刮削處理木材制成書寫用的簡牍。

  2. 機械加工術語
    在機械制造中,指用刮刀去除微量金屬,以提高工件表面精度或改善配合面接觸狀況。例如機床導軌、軸瓦的精細加工。

二、引申含義

  1. 文字修改與删減
    古代文獻中常指對文字的删削或潤色。如唐代元稹描述修改詩文時“隨為刮削,變嫫為妍”。

  2. 擦拭與清潔
    如北魏《洛陽伽藍記》提到刮削佛像表面以使其紋理更清晰。

  3. 比喻義(較少見)

    • 勒索錢財:如“刮削民財”。
    • 克扣盤剝:現代口語中偶用于形容剝削行為。

三、技術特點(機械領域)

四、語言演變

如需進一步了解專業操作或曆史用例,可參考機械工程手冊或古代文獻解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刮削

刮削(guā xiāo)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首組成:刀刃(刀)和首部(頁),共有10個筆畫組成。

刮削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漢字,其古代的繁體寫法為刮劦。刮劦的“劦”字在古代演變為現代的部首“頁”。刮削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勳勞千公之衆,終而為刮削,非所以養樂天性也,原因疢。”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以刮削為例,其古代寫法為刮[刂冘瓜]劦[刂力勺]。

以下是刮削的例句:

1. 這把刮削刀能輕松處理不平整的木材表面。

2. 在冬天,由于空氣幹燥,皮膚容易出現刮削的現象。

除了刮削,還有一些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
- 刮風:指風力較大,有刮的感覺。
- 刮胡子:指用刮削刀刮去面部胡須。
- 削弱:指削減力量、程度、能力等,使之減退。

近義詞:
- 刮擦:指表面相互摩擦産生刮的聲音或留下的痕迹。
- 刮起:指風勁吹起,或形成刮的狀态。

反義詞:
- 修整:指對不平整的物體進行修整、整齊處理。
- 增強:指使力量、程度、能力等增加、加強。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