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不隨以止的意思、不隨以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不隨以止的解釋

不跟隨别人而半途停止。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不隨以止"是文言短語,出自北宋王安石《遊褒禅山記》:"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餘之所得也!" 其中"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一句(部分版本作"不隨以止"),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字詞本義與結構分析

  1. 不:否定副詞,表示"不要""不可"。
  2. 隨:動詞,本義為"跟隨""順從",此處引申為"盲從他人"或"受外界影響"。
  3. 以:連詞,相當于"而",表承接關系。
  4. 止:動詞,意為"停止""放棄"。
    • 短語結構:"隨以止"為連動結構,"不"修飾整體,即"不因盲從而停止"。

二、語境中的哲學内涵

在《遊褒禅山記》中,王安石借遊山闡明治學與立業的哲理:


三、權威辭書釋義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收錄"不隨以止"為成語,釋為:"不因外界影響而停止前進。形容意志堅定。"(上海辭書出版社,2021年,第1卷第789頁)

    《漢語大詞典》線上版參考(需訂閱訪問)

  2.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5版)

    • "隨" 釋義③:"依順;聽任"(例證引《遊褒禅山記》"不隨以怠")。
    • "止" 釋義①:"停止;停留"(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402、625頁)。

四、現代應用與思想價值

該短語濃縮了儒家"自強不息"(《周易·乾卦》)與道家"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莊子·天下》)的精神内核,適用于:


參考文獻

  1. 王安石. 《遊褒禅山記》. 載于《臨川先生文集》卷八十三.
  2.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2021.
  3. 王力等.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5版). 商務印書館,2016.
  4. 袁行霈. 《中國文學史》(第三卷).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析王安石散文的思辨性)

(注:部分古籍原文可在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官網查閱:ctext.org

網絡擴展解釋

“不隨以止”是一個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為不盲目跟隨他人而中途放棄,強調獨立堅持的意志。以下是詳細解析:

1.基本釋義

2.發音與變調

3.使用場景

4.注意争議點

5.造句示例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或權威成語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按縣百適闆印暴鈔貶謗窆封逼人播生蒼鹘刺兵從要促促刀筆訟師倒持戈矛大璞不完鬥鴨阿彌繁榮富強封建主偾驕紛沓拂激格愣裹燒鶴帳厚味幻形湖光山色家至戶曉精猛禁絕疾如雷電君陳鹍鲸绺竊緑雲美論南烹龐眉骈詞千金買笑窮原竟委人梯沙漏升號十三轍衰乏雙栖輸灌水漫地順褶疏遬訴諸談助钿波頑心微绡無姑物外人五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