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跼蹴的意思、跼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跼蹴的解釋

見“ 跼蹙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跼蹴(jú cù)是一個古漢語複合詞,現多寫作“局促”,現代漢語中“局促”更為常用。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并引用權威辭書來源:


一、核心釋義

  1. 形容空間狹窄或受限制

    指物理空間上的狹小、擁擠,使人無法舒展。

    例:居室跼蹴,難以轉身。

  2. 形容心理或行為拘謹不安

    指因緊張、畏懼或窘迫而表現出的不自然狀态。

    例:他初次登台,神情跼蹴。

  3. 指時間緊迫或境遇困頓

    引申為處境艱難、行動受限的困境。

    例:生計跼蹴,謀事維艱。


二、詞源與結構分析


三、權威辭書參考

  1. 《漢語大詞典》

    釋義:“跼蹴,同‘局促’。1. 狹小。2. 拘束,不自然。”

    來源: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版,卷10頁298。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釋義:“局促:1. 狹小。2. 〈方〉短促。3. 拘謹不自然。”

    來源:商務印書館,2016年,頁706。

  3. 《辭源》(修訂本)

    溯源:“局促,亦作‘跼促’‘跼蹴’……形容狹隘,拘束。”

    來源:商務印書館,1988年版,頁920。


四、經典文獻用例


五、近義與反義詞


說明:以上釋義綜合《漢語大詞典》《現代漢語詞典》等權威辭書,并輔以經典文獻佐證。因“跼蹴”為古語變體,現代規範書寫推薦使用“局促”。

網絡擴展解釋

“跼蹴”是一個較為少見的詞語,由“跼”(jú)和“蹴”(cù)組合而成,具體含義需結合兩字的釋義分析:

  1. 單字釋義

    • 跼:通“局”,指蜷縮、彎曲,如“跼縮”形容身體蜷曲的狀态。
    • 蹴:本義為“踩、踏”,如“一蹴而就”;也指“踢”,如“蹴鞠”(古代足球運動)。
  2. 組合含義
    “跼蹴”可理解為“蜷縮着踩踏”或“局促不安地行動”,多用于描述因緊張、拘束而導緻動作或姿态不舒展的狀态。例如:“他跼蹴在角落,不敢出聲。”
    (注:該詞在古籍和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更多以“局促”形式出現,表示拘謹、窘迫。)

建議:若需更通用的表達,可替換為“局促”或“拘謹”。如需進一步考證具體出處或語境用法,可提供更多文本背景。

别人正在浏覽...

哀丐白蹢砭削敝鬼庇借鼻飼不逮赤心相待度厄貳過方針凡幾風論合面畫灰惶撓黃油回船轉舵會帳甲絲解兵釋甲機惠頸尾進祝謹狀忌忍九緎絶雅琨庭牢承撩清零吃蔑爾鳴噪恁約撚挑逆常齧蝕胖嘟嘟鵬運皮簾皮室兵普客遷倅缲盆啟扃青門隱砌磚權谲認字惹事如無其事牲歃十三樓手定守業水祅歲計韬隱維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