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戰艦名。 五代 周世宗 所造。《新五代史·南唐世家·李景》:“ 景 之水軍多敗,長 淮 之舟,皆為 周 師所得。又造齊雲船數百艘, 世宗 至 楚州 北神堰 ,齊雲舟大,不能過,乃開 老鸛河 以通之,遂至 大江 。”
“齊雲船”是古代的一種戰艦名稱,其詳細解釋如下:
建造者與用途
由五代後周世宗為增強水軍實力而造,屬于當時重要的軍事裝備。據《新五代史·南唐世家·李景》記載,周世宗在與南唐交戰時,曾派遣數百艘齊雲船參戰,但因船體龐大無法通過楚州北神堰,最終開鑿老鸛河疏通航道。
名稱由來
“齊雲”可能形容船體高大(與雲齊平)或船隊排列整齊的壯觀景象。部分文獻如宋代陸遊《南唐書·張彥卿傳》中,也稱之為“齊雲戰艦”。
以上信息綜合了曆史文獻和詞典釋義,若需進一步考證細節,可查閱《新五代史》等原始史料。
《齊雲船》是一個成語,意為劃着雲彩般快速前進的船隻。形容船行駛迅速,輕盈靈活。
《齊雲船》由四個部首組成,分别是⺊(骨)、⻌(辵),⺼(肉)和舟。根據筆畫順序,分别為8畫、9畫、6畫和6畫。
《齊雲船》最早出現在南朝梁代蕭統的《文選》中。該成語原指姜太公乘船時,船行快速,好像飛在雲中一樣。後來,逐漸引申為形容人或事物行動迅速。
《齊雲船》(台灣)、《齊雲船》(香港)
齊雲船(“齊”使用古代的寫法)
他在比賽中像齊雲船一樣迅速地沖過終點。
齊步如飛、齊心協力
迅捷如風、飛馳如電
步履維艱、慢如蝸牛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