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行軍時輕裝疾進,保持肅靜,以利奇襲。《北史·隋紀下》:“其外輕齎遊闕,隨機赴響,卷甲銜枚,出其不意。”
卷甲銜枚是一個漢語成語,讀作juàn jiǎ xián méi,主要用于描述古代軍事行動中輕裝突襲的戰術。以下為詳細解析:
指行軍時輕裝疾進,保持肅靜,以隱蔽行蹤實現奇襲。包含兩個動作:
最早記載:出自《北史·隋紀下·炀帝》,原文為:
“其外輕赍遊阙,隨機赴響,卷甲銜枚,出其不意。” 意為隋炀帝在軍事部署中強調隱蔽行軍、突襲制勝的策略。
曆史應用:該戰術常見于古代快速突襲戰,例如宋遼岐溝關之戰後,宋軍曾轉為戰略守勢。
如需進一步了解曆史戰例或具體出處,可參考《北史》原文或權威詞典釋義。
《卷甲銜枚》是一個成語,意為戰士身披盔甲,手持兵器。這個成語的拆分部首是“卩”、“甲”、“衣”、“攵”,筆畫數分别是2、5、5、4。根據成語字的來源,可以推測它是由戰士卷起盔甲,抱住兵器并準備出征的形象來形容威武勇猛的壯士。
在繁體中文中,卷甲銜枚的寫法類似,沒有太大的變化。
在古時候漢字寫法中,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例如,在古文獻中,甲的形狀可能會稍有不同,但基本上還是可以辨認出來。古代的漢字寫法在演變過程中經曆了一系列的變化,但總體上仍保持了字形的基本結構。
下面是一個關于“卷甲銜枚”的例句:
士兵們在戰場上卷甲銜枚,義無反顧地奮勇殺敵。
一些與“卷甲銜枚”相關的組詞包括:卷袖、銜口、抱枚、戎裝等。
與“卷甲銜枚”相近義的成語有:挺身而出、英勇無畏、戰無不勝等。
與“卷甲銜枚”相反義的成語有:敗走麥城、退縮不前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