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誦的意思、禅誦的詳細解釋
禅誦的解釋
佛教語。謂坐禅誦經。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崇真寺》:“沙門之體,必須攝心守道,志在禪誦。” 唐 張說 《唐陳州龍興寺碑》:“晝則目禪誦之事,夜則耳鐘梵之音。” 唐 王維 《山中寄諸弟妹》詩:“山中多法侶,禪誦自為羣。”
詞語分解
- 禅的解釋 禅 (禪) á 佛教指靜思:坐禅。參(乶 )禅。禅心。禅機(佛教禅宗啟發門徒悟道時使用的隱語、比喻以及帶有暗示性的動作等)。禅宗。禅定。 特指佛教的:禅師。禅杖。禅林。禅堂。 禅 (禪) à 帝王的
- 誦的解釋 誦 (誦) ò 用有高低抑揚的腔調念:誦讀。背誦。誦詩。 稱述,述說:“王之為都者,臣知五人焉,知其罪者,惟孔距心,為王誦之”。 詩歌:作誦(作詩)。 怨謗。 筆畫數:; 部首:讠;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禅誦”是佛教術語,指通過坐禅與誦經結合的修行方式,旨在達到心性淨化和智慧提升。以下是詳細解釋:
-
基本定義
禅誦包含“坐禅”與“誦經”兩個核心行為,強調在靜坐冥想中默念佛號或經文,既保持專注又通過經文深化對佛法的理解。
-
修行方法
- 禅修(坐禅):通過調息、靜坐等方式摒除雜念,觀照内心。
- 誦經:誦讀佛經或佛號,如《心經》《金剛經》等,以此輔助禅定并積累功德。
-
曆史文獻記載
該詞最早見于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描述僧人應“攝心守道,志在禅誦”。唐代王維在《山中寄諸弟妹》詩中提到“禅誦自為群”,反映了僧侶集體修行的場景。
-
禅宗特色
在禅宗體系中,禅誦不僅是形式上的功課,更強調通過“以誦助禅”實現頓悟,如默念“阿彌陀佛”等佛號,使心神歸于清淨。
網絡擴展解釋二
禅誦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其拆分部首為禾和言,禅的部首是禾,表示與農業有關的事物,言的部首是言,表示與語言有關的事物。
禅誦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佛教。禅誦一詞中的禅,意為禅宗,是佛教的一種宗派。禅宗注重修行和冥想,禅誦便是禅宗修行者進行冥想時的一種方法。
在繁體字中,禅誦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禅誦的寫法可能與現在的略有不同,但其基本形态和意思并無大的變化。
以下是禅誦的一個例句:他每天都會找個安靜的地方進行禅誦。
禅誦的組詞可以有禅理、禅宗、誦讀等。
禅誦的近義詞可以有念經、默念等。
禅誦的反義詞可能是不思考、心不在焉等。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歡迎繼續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