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挾書的意思、挾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挾書的解釋

(1).私藏書籍。《漢書·董仲舒傳》:“ 秦 繼其後,獨不能改,又益甚之,重禁文學,不得挾書。” 清 夏燮 《中西紀事·原叙》:“珍此享帚之藏,竊懷挾書之懼。” 明 汪道昆 《明故提督信陽何先生墓碑》:“ 漢 承挾書,而得 賈 董 。”參見“ 挾書律 ”。

(2).專指應科舉考試時夾帶時文書籍。 宋 洪邁 《夷堅甲志·沉持要登科》:“時挾書假手之禁甚嚴。” 明 沉德符 《野獲編·科場三·會場搜撿》:“至乙丑南宮,上微聞挾書之弊,始命添設禦史二員,專司搜撿。”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挾書”是一個多義詞彙,其含義在不同曆史時期和語境中有所差異,主要包含以下三層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私藏書籍
    指在官方禁止私人藏書的法令下,私自保存書籍的行為。這一含義源于秦朝推行的“挾書律”,即禁止民間持有醫藥、蔔筮以外的書籍。例如《漢書·董仲舒傳》記載:“秦繼其後,獨不能改,又益甚之,重禁文學,不得挾書。”
    曆史背景:秦朝為加強思想控制,焚書坑儒并頒布挾書律,直至漢惠帝時期才廢除。

  2. 科舉考試夾帶作弊
    後衍生為專指在科舉考試中夾帶時文書籍的行為。例如宋代洪邁《夷堅甲志》提到“挾書假手之禁甚嚴”,明代沈德符《野獲編》也記載“會場搜檢”以防範挾書。


二、擴展含義

  1. 代指“挾書律”
    直接指代秦朝禁止私藏書籍的法令。如漢初呂雉統治時期“廢除挾書律”,鼓勵民間獻書。

三、使用示例

四、讀音與争議

若需進一步了解“挾書律”或相關曆史事件,可參考《漢書》《中西紀事》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挾書

挾書,是一個漢字詞語。

拆分部首和筆畫

挾書的拆分部首為手,筆畫數為11畫。

來源

挾書由手部旁加音符“且”組成,意為夾在書中間。常用于比喻藏在書中間,暗中做手腳的行為。

繁體

繁體字為夾書。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作挾書。

例句

他小心翼翼地挾書進入考場,不想被人發現。

組詞

挾持、挾制、挾帶。

近義詞

夾藏、隱藏、偷偷摸摸。

反義詞

公開、明顯、正大光明。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