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貫系的意思、貫系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貫系的解釋

籍貫世系。


貫木捆綁。指被拘囚。 清 吳應箕 《南京聞易曦侯罵賊死》詩:“奄忽遭焚掠,貫係索金錢。”


貫穿連結。《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十九:“佛言持三股杖,以繩繫杖。繩不肯住,佛言近上應穿為三孔,以繩貫繫。” 宋 徐兢 《宣和奉使高麗圖經·車馬·牛車》:“每載物於其上,必以草繩貫繫,方免傾覆。” 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三篇第一章第五節:“已又于 磁州 得骨制之貝,染以綠色或褐色,狀與真貝不異,而有兩穿或一穿,以便貫系。”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貫系”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根據語境不同可分為以下三類:

一、籍貫世系

指個人的家族背景或戶籍傳承,常用于古代文獻中記錄人物身份。例如在曆史檔案或族譜中,常通過“貫系”追溯家族脈絡。


二、貫木捆綁(被拘囚)

指用繩索捆綁木樁拘禁犯人,引申為囚禁狀态。例如清代吳應箕的詩句“奄忽遭焚掠,貫係索金錢”,描述了戰亂中被擄掠拘禁的情景。


三、貫穿連結

表示用繩索等物貫穿固定或連接物體。例如:

  1. 佛教典籍記載用繩貫穿三股杖以固定(《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
  2. 宋代徐兢描述牛車運載貨物時“以草繩貫繫”防止傾覆;
  3. 郭沫若在研究中提到古代用繩貫穿器物進行固定。

補充說明

該詞現代使用較少,多出現在古籍或學術文獻中。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用例,可參考《宣和奉使高麗圖經》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貫系》的意思

《貫系》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貫穿連接、連貫。這個詞常用于形容事物間相互連接、銜接。比如,在一篇文章中,貫系可以表示内容的邏輯和條理性。

拆分部首和筆畫

《貫系》的部首是貝字旁,由于在貫系這個詞中,貝字旁位于左邊,因此貝字旁也是其左部部首。

根據筆畫數來看,貫系這個詞有7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貫系》一詞來源于古代漢語,是由貫和系兩個字組成的。貫表示貫穿、連接的意思,系表示聯繫、銜接的意思。

繁體字中,《貫系》的寫法為「貫繫」。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一些變化,包括字形和結構的變化。但是,《貫系》這個詞在古代的寫法與現代寫法相似,沒有太大的差異。

例句

1. 他的觀點貫系了整個演講,使得聽衆能夠更好地理解他的論點。

2. 這本書的每一章内容都貫系得很緊密,讀起來非常流暢。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貫通、貫徹、銜接、連貫、相連等。

近義詞:連續、接續、續接、聯接等。

反義詞:斷裂、中斷、脫節、分離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