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貫系的意思、貫系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貫系的解釋

籍貫世系。


貫木捆綁。指被拘囚。 清 吳應箕 《南京聞易曦侯罵賊死》詩:“奄忽遭焚掠,貫係索金錢。”


貫穿連結。《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十九:“佛言持三股杖,以繩繫杖。繩不肯住,佛言近上應穿為三孔,以繩貫繫。” 宋 徐兢 《宣和奉使高麗圖經·車馬·牛車》:“每載物於其上,必以草繩貫繫,方免傾覆。” 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三篇第一章第五節:“已又于 磁州 得骨制之貝,染以綠色或褐色,狀與真貝不異,而有兩穿或一穿,以便貫系。”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貫系”的漢語詞典釋義

“貫系”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貫”和“系”兩個語素構成,其核心含義圍繞“連貫”“連接”與“歸屬”展開。根據權威漢語詞典釋義及古籍用例,其含義可分為以下兩類:

一、動詞義:連貫連接

指事物或邏輯的連貫性、系統性。

  1. 貫穿聯結

    表示将分散的部分串聯成整體,強調内在關聯性。

    例:《漢書·律曆志》載“以律貫系萬事”,指用音律統攝萬物規律。

  2. 條理清晰

    引申為思想、體系的邏輯嚴密性。

    例:清代章學誠《文史通義》評“叙事貫系分明”,贊史書脈絡清晰。

二、名詞義:歸屬關系

指血緣、制度或文化上的歸屬紐帶。

  1. 宗族血脈

    表示家族世系的傳承關系。

    例:《禮記·大傳》雲“系之以姓而弗别”,強調姓氏貫系血緣。

  2. 制度關聯

    指官職、禮法制度的承襲脈絡。

    例:《周禮注疏》稱“官職貫系于王命”,說明官制與王權的關聯。


延伸知識

“貫”本義為穿錢繩索(《說文解字》:貫,錢貝之貫),後衍生出“貫通”“貫穿”等抽象義;“系”原指繩索聯結(《說文》:系,繫也),二者組合強化了“聯結一體”的概念。現代漢語中,“貫系”多用于學術及正式文本,如“文化貫系”“思想貫系”。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貫系”詞條,上海辭書出版社.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貫”“系”釋義,商務印書館.
  3. 《禮記·大傳》中華書局點校本.
  4. 《周禮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網絡擴展解釋

“貫系”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根據語境不同可分為以下三類:

一、籍貫世系

指個人的家族背景或戶籍傳承,常用于古代文獻中記錄人物身份。例如在曆史檔案或族譜中,常通過“貫系”追溯家族脈絡。


二、貫木捆綁(被拘囚)

指用繩索捆綁木樁拘禁犯人,引申為囚禁狀态。例如清代吳應箕的詩句“奄忽遭焚掠,貫係索金錢”,描述了戰亂中被擄掠拘禁的情景。


三、貫穿連結

表示用繩索等物貫穿固定或連接物體。例如:

  1. 佛教典籍記載用繩貫穿三股杖以固定(《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
  2. 宋代徐兢描述牛車運載貨物時“以草繩貫繫”防止傾覆;
  3. 郭沫若在研究中提到古代用繩貫穿器物進行固定。

補充說明

該詞現代使用較少,多出現在古籍或學術文獻中。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用例,可參考《宣和奉使高麗圖經》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鞍花案脈白亮亮貶放鼻雷兵利藏名剗車程羅城塢楚漢成臯之戰彈禁遁逸無悶煩壅風裁負關挂帻好吃懶做鶴天黃塵嫁怨吉拜積屍鈞天廣樂疴癢客戰廓廓癞頭裂素菱蓋凜如緑蕙邁出買收名都謀逆那就難如登天龐豫槃琴鋪調青插手窮盡上選善幻少多設穽聲源受任太博田澤通信推用外和王範玩手腕瓦衕子猥陋絃桐逍遙自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