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兵团的意思、兵团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兵团的解释

(1) [large military unit;corps;formation]∶集团军;泛指大部队,如主力兵团、地方兵团、游击兵团

(2) [army]∶由几个军组成的单位

详细解释

(1).现代军队中相当于集团军的一级编组,下辖几个军或师。

(2).泛指师以上的部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兵团在汉语中是一个具有双重含义的军事与组织术语,其核心概念围绕“大规模、有组织的集体”展开。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词典及文献的详细解释:


一、军事含义(核心释义)

指军队中高于师级的高级战术兵团或战役军团,通常由多个师、旅及支援部队组成,具备独立作战能力。

  1. 层级结构:
    • 现代陆军编制中,“兵团”一般对应集团军(如解放军“某某集团军”),下辖2-5个师或旅,兵力约3-8万人。
    • 历史上曾指介于军与方面军之间的单位(如解放战争时期的“野战兵团”)。
  2. 功能定位:
    • 承担战役级作战任务,统筹多兵种协同,兼具攻防机动性。
    • 例:淮海战役中,华东野战军编为4个作战兵团。

二、非军事含义(引申释义)

指具有半军事化性质的大型生产建设组织,强调集体协作与屯垦功能:

  1. 生产建设兵团:
    • 中国特有的党政军企合一体制,以戍边屯垦、开发边疆为核心任务。
    • 代表案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954年成立),管辖14个师、百余团场,涵盖农业、工业、城镇建设等领域。
  2. 历史渊源:
    • 继承古代“屯田制”,如汉代西域戍卒“且耕且战”,兼具军事防御与经济开发双重职能。

三、词源与语义演变


参考资料(基于权威词典与文献):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兵团"词条释义(商务印书馆)

    建议查阅:https://www.cp.com.cn/book/7b47b7c0-6.html

  2.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军队组织编制卷》:"战役军团编制理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3.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志》:建制与职能概述(新疆人民出版社)
  4. 《汉书·西域传》:屯田戍边制度记载(中华书局点校本)
  5. 《汉语大词典》:"兵团"历史语义演变(上海辞书出版社)

(注:部分古籍文献无稳定在线链接,建议通过权威出版社官网或学术数据库检索。)

网络扩展解释

“兵团”一词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含义,以下从军事概念和特殊社会组织两方面综合解释:

一、军事概念中的兵团

  1. 基本定义
    兵团是军队中的高级编制单位,通常由多个军或师组成,属于战役战术级别的作战集团。例如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曾编有19个野战兵团,负责大规模军事行动。

  2. 历史沿革

    • 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设立“留守兵团”保卫陕北根据地,但此时编制尚不固定。
    • 解放战争后期,中央军委统一编成16个兵团,成为解放全国的核心力量。

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特殊社会组织)

  1. 性质与职能
    兵团是集“党政军企”于一体的特殊组织,实行“屯垦戍边”职责,兼具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国防保障功能。其辖区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一部分,但实行国家计划单列管理。

  2. 历史背景
    成立于1954年,前身包括王震率领的三五九旅和陶峙岳起义部队,通过军垦巩固边疆稳定。1980年代一度撤销,后恢复建制。

  3. 组织特点

    • 半军事化管理:连级以上干部由上级任命,保留军队传统和应急动员能力。
    • 综合性体系:涵盖农业、工业、教育、科研等全产业链,人口超270万,管辖面积7.06万平方公里。
    • 双重使命:平时以经济建设为主,战时或紧急状态下可快速转为武装力量。

三、其他语境中的含义

在非军事领域,“兵团”也可比喻为协作紧密的团队,强调集体行动力(如“创业兵团”)。此用法多见于口语或文学表达。


如需进一步了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详细发展历程,可参考、12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罢弊瘪瘦伯图谗恶吃糠咽菜冲年创楚放影风驰霆击風行草靡风气遘会合同后妇槐衙桓伊笛溷秽祸邸户晓交换机焦煤解词介夫剧虏剌步连职燐烂厘祀陋术懵冒明敭秣马利兵谋才恼火盘拢飘风聘射品体穷裔歧歧取意三事剩义升秩甩发爽误说理文溲溲铜币王门无万千霞车县份象译消遣遐世邪蹊袭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