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皓質的意思、皓質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皓質的解釋

(1).潔白的質地。 漢 班固 《典引》:“擾緇文皓質於郊,升黃輝采鱗於沼。” 明 徐渭 《月下梨花》詩之三:“丹輪皓質兩微茫,桂粟梨雲鬭淺黃。”

(2).白晳的肌膚。 三國 魏 曹植 《洛神賦》:“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延頸秀項,皓質呈露。”

(3).潔白的本質。 前蜀 韋莊 《舊居》詩:“皓質留殘雪,香魂逐斷霞。不知何處笛,一夜叫梅花。”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皓質”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三層含義:

  1. 潔白的質地
    指物體本身純淨無瑕的白色特質。例如漢代班固《典引》中“擾緇文皓質於郊”,用“皓質”形容白色與黑色交織的自然景象。明代徐渭的詩詞也以此描繪梨花等白色事物的質地。

  2. 白皙的肌膚
    用于形容人的肌膚白皙透亮。曹植在《洛神賦》中寫道“延頸秀項,皓質呈露”,以“皓質”刻畫洛神頸部與肩部的白皙肌膚,突顯其美麗。這類用法多見于古典文學中對人物外貌的描寫。

  3. 純潔的本質
    抽象層面指代高潔、無暇的品質。前蜀韋莊《舊居》中“皓質留殘雪”以雪喻品格,暗指人物或事物内在的純淨本質。現代語境中,該詞也可引申為形容道德高尚、品行清白(提到相關擴展義,但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使用建議:在文學創作或賞析中,“皓質”多用于具象的白色物體或人物膚色描寫,抽象層面的使用需結合上下文明确其象征意義。如需更多例句或出處,可參考《洛神賦》《典引》等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皓質》的意思

《皓質》意為清白純潔的品質,形容人或事物純淨無暇。

拆分部首和筆畫

《皓質》由兩個部首組成:⺠(肉)和⺾(⺾),共11畫。

來源

《皓質》來源于古代儒家經典《孟子》,其中有句話:“皓質麗行”,形容一個人品質高尚,行為美好。

繁體

《皓質》的繁體字為「皓質」。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皓質」有多種不同的寫法,其中一種是「皜質」。

例句

他的品行莊重,舉止得體,真是個具有皓質的人。

組詞

剛正皓質、皓質如玉、皓質璀璨

近義詞

純潔、清白、高尚

反義詞

污穢、肮髒、低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