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衍的意思、夏衍的詳細解釋
夏衍的解釋
(1900-1995) 劇作家,散文家。原名沈乃熙,字端軒,浙江杭縣(今餘杭)人。1919年參加五四運動,後去日本留學。1927年加入中國共6*産6*黨。後參加左聯,并從事進步電影的開拓與領導工作。抗戰期間主辦《救亡日報》等。建國後曾任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部長、文化局局長、中國影協主席、文化部副部長。著有報告文學《包身工》,電影劇本《狂流》、《春蠶》、《風雲兒女》,話劇劇本《上海屋檐下》、《法6*西6*斯細菌》、《秋瑾傳》等。有《夏衍選集》。1994年被*********授予“國家有傑出貢獻的電影藝術家”稱號。
詞語分解
- 夏的解釋 夏 à 一年的第二季:夏季。夏天。夏令。夏播。夏熟。夏糧。 中國朝代名:夏代。夏曆。 指中國:華夏。 姓。 冬 筆畫數:; 部首:夂; 筆順編號:
- 衍的解釋 衍 ǎ 延長,開展:衍繹。衍生。推衍。展衍。敷衍。衍生物。 多餘的(指文字):衍文(書籍中因繕寫、刻闆、排版錯誤而多出來的字句)。 低而平坦之地:衍沃(土地平坦肥美。亦作“沃衍”)。 筆畫數:; 部首:行; 筆順編號: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夏衍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夏衍(1900年10月30日—1995年2月6日)是中國現代文學、戲劇、電影領域的重要人物,也是社會活動家。以下是關于“夏衍”一詞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夏衍”是人名,原名為沈乃熙,字端軒(一說“端先”),浙江杭縣(今杭州餘杭)人。他是中國左翼文化運動的先驅者之一,在文學創作、電影戲劇發展及社會活動方面均有重要貢獻。
二、生平與成就
-
早期經曆
1919年參加五四運動,後留學日本學習電工技術,期間接觸馬克思主義思想,1927年加入中國共産黨。
-
文學與藝術貢獻
- 左翼文化運動:參與組織“左聯”(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推動進步文學和電影創作。
- 電影領域:20世紀30年代領導中國左翼電影運動,創作了《狂流》《春蠶》等現實主義電影劇本。
- 戲劇創作:代表作包括話劇《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細菌》等,以現實主義手法反映社會矛盾。
-
社會活動
- 抗戰期間主編《救亡日報》,宣傳抗日救亡思想;
- 新中國成立後,曆任上海市委宣傳部部長、文化部副部長等職,推動文化事業發展。
三、曆史評價
夏衍被譽為中國現代戲劇的奠基人之一,其作品融合社會批判與藝術創新,對20世紀中國文化界影響深遠。他的一生貫穿了從新文化運動到改革開放的多個曆史階段,是兼具革命家與藝術家雙重身份的代表人物。
如果需要進一步了解其作品或生平細節,可參考權威文獻或傳記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夏衍(xià yǎn)這個詞的意思是指夏季的氣息或特點。下面将就夏衍這個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進行介紹。
夏衍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夊”(suī)和“衣”(yī),其中“夊”表示“行走曲折不直”,“衣”表示“覆蓋身體的衣物”,兩個部首合起來構成夏衍這個詞的整體意義。
夏衍這個詞的筆畫共計10畫,其中“夊”部的筆畫是3畫,“衣”部的筆畫是7畫。
夏衍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說文解字》中,夏衍的釋義為“夏日氣息”,即夏季的特點或氛圍。
從繁體字角度來看,夏衍這個詞是沒有繁體字的。繁體字是一種在現代漢字形态上保留了更多古代漢字特點的字體,但夏衍屬于現代漢字,所以沒有對應的繁體字形式。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和現代有一定的差異,但夏衍這個詞的寫法相對比較穩定,沒有明顯變化。所以在古代,夏衍的寫法也是“夏衍”,沒有其他變體。
以下是關于夏衍的例句:
1. 在這個陽光明媚的天氣裡,我可以感受到夏衍的氣息。
2. 夏衍的陽光灑在大地上,帶來了無限的溫暖和活力。
除了夏衍這個詞本身,還可以通過組詞來進一步豐富詞義。例如:
1. 夏日陽光(xià rì yáng guāng):夏天的陽光。
2. 夏季氣候(xià jì qì hòu):夏天的天氣狀況。
夏衍的近義詞有夏日、夏天。反義詞則有冬衰(dōng shuāi)、秋凋(qiū diāo)、春榮(chūn róng)等詞彙。
綜上所述,夏衍這個詞的意思是指夏季的氣息或特點。它由“夊”和“衣”兩個部首構成,共計10畫,來源于古代,并且沒有繁體字形式。在古代和現代寫法上沒有明顯差異。夏衍可以通過組詞來進一步豐富詞義,近義詞有夏日、夏天,反義詞有冬衰、秋凋、春榮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