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局高天蹐厚地的意思、局高天蹐厚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局高天蹐厚地的解釋

語出《詩·小雅·正月》:“謂天蓋高,不敢不局;謂地蓋厚,不敢不蹐。” 陸德明 釋文:“局本又作跼。”本謂蜷曲不敢伸展。後常指小心謹慎,惶懼不安。《後漢書·仲長統傳》:“當君子困賤之時,跼高天,蹐厚地,猶恐有鎮厭之禍也。” 李賢 注引 毛萇 曰:“跼,曲也;蹐,累足也。” 晉 葛洪 《抱樸子·知止》:“或智小敗於謀大,或轅弱折於重載,或獨是陷於衆非,或盡忠訐於兼會,或倡高筭而受 鼂 錯 之禍,或竭心力而遭 吳起 之害;故有跼高蹐厚,猶不免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局高天蹐厚地”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成語,形容人處于困境之中,惶恐不安,行動拘束謹慎的樣子。其詳細解釋如下:

一、 本義與字面解釋

二、 引申義與比喻義 這個成語的核心含義是形容人:

  1. 處境險惡,充滿恐懼: 通常指處于政治高壓、社會動蕩、生存艱難或其他巨大壓力之下。
  2. 惶恐不安,戰戰兢兢: 内心極度恐懼、憂慮,時刻擔心災禍降臨。
  3. 行動拘束,謹小慎微: 不敢有任何大的舉動或言論,隻能小心翼翼地行事,生怕出錯招緻禍患。
  4. 壓抑束縛,不得自由: 感到被無形的力量所壓制,身心都受到束縛,無法舒展。

三、 出處與典故 該成語最早可追溯至《詩經·小雅·正月》:

“謂天蓋高,不敢不局;謂地蓋厚,不敢不蹐。” 東漢班固在《漢書·叙傳》中引用此句: “… 畏天畏地,局高蹐厚 …” 南朝宋範晔在《後漢書·仲長統傳》引仲長統《昌言·理亂篇》: “當君子困賤之時,局高天,蹐厚地,猶恐有鎮壓之禍也。” 這些文獻清晰地展現了成語的原始語境:表達在亂世或困境中,人們對天地(象征最高權威或不可抗拒的力量)的敬畏和由此産生的極度恐懼與謹慎。

四、 用法與語境

權威引用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第2版) 商務印書館: 對“局高天,蹐厚地”詞條有明确釋義,指出其形容“戒慎小心,惶恐不安貌”,并引用了《後漢書·仲長統傳》作為書證。 (來源: 漢語大詞典 - 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 - 需注意,具體詞條線上查詢可能需要訪問專業數據庫或購買紙質/電子版詞典)
  2.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5版) 王力等編 商務印書館: 在解釋“局”字時,列舉了“局促”、“彎曲”等義項,并引用了《詩經·小雅·正月》“謂天蓋高,不敢不局”作為例證,這是成語“局高天蹐厚地”的源頭。 (來源: 商務印書館 -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3. 《辭源》(第三版) 商務印書館: 作為專門收錄古代漢語詞語的大型辭書,對“局天蹐地”或相關表述有詳細考釋,會追溯其源自《詩經》,并在後世文獻(如《後漢書》)中的運用。 (來源: 商務印書館 - 辭源)
  4. 《後漢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作為原始文獻出處,《仲長統傳》中“局高天,蹐厚地”的原文是理解該成語最直接、最權威的依據。 (來源: 國學導航 - 後漢書中華書局點校本《後漢書》)

網絡擴展解釋

“局高天蹐厚地”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以下要點解釋:

一、出處與字面意義

該成語源自《詩經·小雅·正月》的“謂天蓋高,不敢不局;謂地蓋厚,不敢不蹐”。其中:

字面可理解為:即使天高地闊,仍因惶恐而蜷縮身體、小心邁步。

二、引申含義

後常用來形容人在困境中極度謹慎、惶恐不安的狀态,尤其在面對權勢或壓力時,言行拘束,唯恐招緻災禍。

三、曆史用例

《後漢書·仲長統傳》曾引用此語:“當君子困賤之時,跼高天,蹐厚地,猶恐有鎮厭之禍也”,說明古代文人以此表達對時局壓迫的憂懼。

四、近義詞與用法

五、權威性補充

高權威來源(如漢典、HttpCN詞典)均強調其源自《詩經》并沿用至後世文獻,印證了成語的經典性與穩定性。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背景,可參考《詩經》及《後漢書》相關篇章。

别人正在浏覽...

奧雅半晌午胞兄飽綻邊城柄把寀僚柴堆腸穿孔常等楚籍處囊處置翠蛾大璞不完大樹底下好乘涼大臧逗落獨明紡手番漢捬循趕檔子幹旟孤執核勘黉室哄語回陸江蘇健美湔潤交址記工絕倫逸群客滿昆後勞民動衆練武料鬼裂鼻黧農裡向露桡漫淺貓哭耗子門限滅名磨昏抉聩目不暇接怒憤噴飯偏心眼清詠聖奧盛積探尋騰頓條舉尾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