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离南的意思、离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离南的解释

(1).南方。 宋 苏轼 《辨道歌》:“离南为室坎为家,先凝白雪生黄芽。” 查慎行 注引《参同契》注:“子居北,北乃坎之正位。午居南,南乃离之正位。”

(2).草名。又名通脱木,俗称通草。《尔雅·释草》:“离南,活莌。” 郭璞 注:“草生南方,高丈许,似荷叶,茎中有瓤正白。”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通脱木》﹝释名﹞引 苏颂 曰:“《尔雅》:‘离南,活莌。’即通草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离南(lí nán)是古汉语中对植物“通脱木”的别称,属于五加科灌木或小乔木。该词最早见于中国古代辞书《尔雅·释草》,其核心释义如下:

一、基本释义与古籍依据

“离南”即通脱木(学名:Tetrapanax papyrifer),因茎髓富含白色轻软海绵状组织(中药称“通草”)得名。汉代《尔雅·释草》明确记载:“离南,活莌也”,晋代郭璞注:“草生江南,高丈许,大叶,茎中有瓤,正白”。宋代《本草衍义》进一步说明:“古方通草即今之通脱木,离南之实也”。

二、植物特征与药用价值

  1. 形态特性

    通脱木茎干直立,叶片宽大呈掌状分裂,茎髓直径可达6厘米。干燥茎髓呈白色轻泡条状,为传统中药“通草”,具利尿、清热功效。

  2. 文化应用

    茎髓可雕刻工艺品(通草花),清代《植物名实图考》载:“通脱木……剥其皮,白髓轻虚,可为灯罩及饰物”。

三、词源考据

“离南”命名可能源于其生长习性(喜温暖湿润,多见于南方)及形态特征(茎髓与木质部分离)。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释名:“离南、活莌,皆言其茎髓通透之状”。


参考文献来源

  1. 《尔雅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
  2. 寇宗奭《本草衍义》(人民卫生出版社校注本)
  3.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4. 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商务印书馆刻本)
  5. 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校注版)

网络扩展解释

“离南”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种释义,其来源和用法在不同文献中有所体现:

1.方位指代:南方

2.植物名称:通脱木(通草)

其他补充

若需进一步探究古籍原文或植物学细节,可参考《周易》《尔雅》及《本草纲目》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百舍重茧保福鼻窒不愧屋漏诚慤畴偶出防除开词意遳脆带刺达仕分门别类改恶为善改柱张絃格竹觥政管家婆过剩还民黄籍黄熊还想胡话汇刻胡帽嘉草技佞近效究理具乐隽声勘破昆侖丘劳务出口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龙鳞拢头论定駡侮靡既貊謡棚架破戒绒衣三脚虾蟆散想三准沙幕少闲诗征霜金夙本贪侈特立独行僮昏外姻万贯家私闻善衔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