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鄙陋,不通達。《楚辭·九章·懷沙》:“夫惟黨人之鄙固兮,羌不知餘之所臧!”《後漢書·周榮傳》:“每為詔文……辭多鄙固。” 清 張自超 《詠懷》:“ 阮生 何鄙固,往往泣途窮。”
“鄙固”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及用法可通過以下内容詳細解釋:
“鄙固”指見識淺薄、性格頑固且不通達事理。該詞常用于形容人的思想狹隘、固執己見,帶有貶義色彩。
古代典籍
清代詩文
張自超在《詠懷》中寫道:“阮生何鄙固,往往泣途窮。”此處以“鄙固”形容阮籍的偏執性格。
“鄙固”綜合了“鄙陋”與“頑固”的雙重含義,強調因見識短淺導緻的固執不通。其用法在古代文獻中較為常見,現代則多用于書面或批判性語境。
鄙固(bǐ gù)是一個漢語詞語,表示鄙視固執、頑固不化、不肯改變的态度或行為。
拆分部首和筆畫鄙固這個詞的部首分别是鄙(鄙字部首鄙)和固(固字部首固),它的總筆畫數目是16畫。
來源鄙固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其中,《史記·卷三·秦始皇本紀》記載:“朕即位,太子升曰鄙夫,不可立,遂出之。”這句話中的“鄙夫”一詞意為沒有見識、才能低下的人。而後來,人們将“鄙夫”引申為鄙視固執、頑固不化的人。
繁體字鄙固這個詞的繁體形式是鄙固。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鄙固這個詞的古代漢字寫法為:“鄙崽”,其中“鄙”字與現在的寫法相同,都是部首鄙,但是“固”字的寫法為“崽”,因為在古代,崽字是該音的通假字。
例句他對新觀念持有鄙固的态度,完全不願去嘗試。
組詞與鄙固相關的組詞包括:鄙視、鄙棄、固執、固定等。
近義詞與鄙固意思相近的詞有:頑固、死闆、執拗。
反義詞與鄙固意思相反的詞有:靈活、開放、變通。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