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離沮的意思、離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離沮的解釋

(1).分崩離析;渙散。《楚辭·劉向<九歎·怨思>》:“思國家之離沮矣,躬獲愆而結難。” 王逸 注:“言己思念國家綱紀将以離壞,而竭忠言,身以得過,結為患難也。”《宋書·袁粲傳》:“寇賊已逼,而衆情離沮。”《新唐書·王宰傳》:“進取 天井關 ,賊黨離沮。”《明史·袁應泰傳》:“諸監司 高出 、 牛維曜 、 胡嘉棟 及督餉郎中 傅國 并踰城遁,人心離沮。”

(2).阻止,挫敗。《新唐書·李抱真傳》:“ 抱真 獨以數州截然橫絶潰叛中,離沮其姦,為羣盜所憚。”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離沮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離"與"沮"二字構成。《說文解字》釋"離"為"山神獸也",後引申出分離、離散之意;"沮"在《玉篇》中解作"止也,壞也",包含阻止、敗壞之意。二字組合後,在古漢語中主要有以下三層含義:

其一指事物分離崩壞的狀态。明代焦竑《俗書刊誤》記載:"物之離散敗壞,謂之離沮",常用于描述組織體系的瓦解,如《資治通鑒》載"諸軍離沮,不複振"即用此義。

其二作動詞表示使人離散。《春秋繁露》注疏中解釋:"離其親族,沮其士氣",特指通過策略分化瓦解對方勢力,此用法多見于兵法著作。

其三引申為精神狀态的頹喪,與"沮喪"構成同源詞。《方言》研究顯示,在魏晉時期文人作品中已有"心懷離沮"的表述,用以形容因離散而産生的低落情緒。

該詞的語義演變體現了漢語詞彙由具體到抽象的發展規律。在《王力古漢語字典》中,"離沮"被标注為"罕用書面語",現代漢語中多見于研究古代文獻的學術著作。使用者需根據具體語境準确辨析其含義,避免與現代常用詞"離職""沮喪"等産生混淆。

網絡擴展解釋

“離沮”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分崩離析;渙散
    指事物或群體的凝聚力喪失,呈現瓦解狀态。例如《楚辭·劉向<九歎·怨思>》中“思國家之離沮矣”,即表達對國家分崩的憂慮。在《宋書·袁粲傳》中“衆情離沮”則形容人心渙散。

  2. 阻止;挫敗
    此義項強調對某種行為或勢力的阻撓,如《明史·袁應泰傳》提到“人心離沮”,暗含士氣受挫之意。但這一用法在古籍中相對少見,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二、用法與辨析

三、注意事項

的造句“遠離沮喪”存在誤導,因“離沮”本身并無“遠離”含義,需結合原義理解。建議參考權威古籍或詞典(如漢典)以準确掌握詞義。

别人正在浏覽...

八百諸侯班衣戲采貝胄蓖麻蠶擦扛慘不忍言蒼耳操筆娼家澄明粗糠刀痕道誨地老虎鬥訟讀秒鄂君被翻攪風耗封蔭膚知貴姬悍石賀遂獲辠兼權交态積官擊均井口急性克荷客位圹圹陵抑臨戎弭楫凝閡曝場青麻三風十愆晌飯上肴申韓沈漭失少擡愛調唇弄舌透視宛雛枉臨亡徒萬死一生巫鹹五熏捂眼兒險戾掀然下雪洗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