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代傳說人名。 黃帝 時人。《太平禦覽》卷七九引《歸藏》:“昔 黃神 與 炎神 争鬭 涿鹿 之野,将戰,筮於 巫鹹 。”
(2).古代傳說人名。傳說為 唐堯 時人。 晉 郭璞 《巫鹹山賦》序:“蓋 巫鹹 者,實以鴻術為 帝堯 醫。”
(3).古代傳說人名。 殷中宗 的賢臣。一作 巫戊 。相傳他發明鼓,是用筮占卜的創始者,又是個占星家,後世有假托他所測定的恒星圖。《書·君奭》:“ 巫鹹 乂王家。”《楚辭·離騷》:“ 巫鹹 将夕降兮,懷椒糈而要之。” 王逸 注:“ 巫鹹 ,古神巫也,當 殷中宗 之世。”《史記·殷本紀》:“ 巫鹹 治王家有成,作《鹹艾》,作《太戊》。” 唐 韓愈 《嘲鼾睡》詩:“雖令 巫鹹 招,魂爽難復在。” 清 鈕琇 《觚賸·陳三島為畢西臨作當泣草序》:“ 巫鹹 申命, 詹尹 陳辭。”
(4).山名。在 山西 夏縣 東。《漢書·地理志上》:“ 安邑 , 巫鹹山 在南。” 宋 樂史 《太平寰宇記·陝州·夏縣》:“ 巫鹹山 一名 覆奧山 …… 巫鹹祠 在縣東五裡 巫鹹山 下。”
“巫鹹”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重要人物,其含義和身份在不同文獻中存在多種解釋,主要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巫鹹是古代神巫與占卜鼻祖,擅長筮蔔、占星術,被視為神權統治的代表人物。他常以賢臣身份出現,輔佐商王太戊(殷中宗),助其治國安邦,推動商朝中興。
巫鹹在文學中常作為神秘智慧的象征。例如元曲《太常引》以“行雨巫鹹未知”暗喻世事難測,而《巫鹹山賦》則借其名抒寫自然意境。
“巫鹹”在極少數語境中作為成語,比喻“平衡不偏頗”,但此義項較罕見。
巫鹹的形象融合了神巫、醫者、賢臣三重身份,其時代歸屬因文獻記載差異存在争議,但核心身份是商代占卜與巫術文化的代表人物。
巫鹹(wū xián)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巫”和“鹹”兩個字組成。巫的拆分部首是巛,鹹的拆分部首是口。巫的筆畫數為3,鹹的筆畫數為9,總筆畫數為12。
巫鹹這個詞來源于古代的民間神話傳說,巫指的是女巫或巫師,具有神秘和神奇的力量。鹹則表示具有智慧和能力,有時也可以指代高深的學問。巫鹹通常用來形容某人具有非凡的能力和智慧,超出一般人的認知。
在繁體字中,巫鹹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但巫鹹在古代的寫法與現代相同。這體現了漢字的延續和傳承。
例句:
他的智慧和能力無與倫比,真可謂巫鹹之人。
組詞:巫師、鹹味、巫山、鹹蛋、巫師學院。
近義詞:聰明、睿智、智慧。
反義詞:愚笨、無知、愚昧。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