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生草本植物。春夏開花,綠色,果實倒卵形,有刺。荒地野生。莖皮可取纖維,植株可制農藥;果實稱“蒼耳子”,可提取工業用的脂肪油,亦可入藥。 宋 陸遊 《山園草間菊數枝開席地獨酌》詩:“君不見詩人跌宕例如此,蒼耳林中留 太白 。”
以下是關于“蒼耳”的詳細解釋:
蒼耳(學名:Xanthium sibiricum)是菊科蒼耳屬一年生草本植物,高20-90厘米,根呈紡錘狀,莖直立,葉片三角狀卵形或心形,邊緣有粗鋸齒,表面粗糙。其果實為倒卵形,表面密布鈎刺,成熟後易附着動物皮毛傳播種子。
蒼耳全株可入藥,不同部位功效各異:
蒼耳果實可提取工業用脂肪油,莖皮纖維可制繩索,植株可作農藥。
如需更完整的植物學特征或藥用配伍信息,可參考中科院及中醫藥權威資料。
《蒼耳》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蒼老飽滿的稻種或谷物。它可以用來形容植物的狀态,特别是稻谷的成熟程度。
《蒼耳》的拆分部首是“艹”和“耳”,分别代表植物和耳朵。它的總筆畫數為11筆。
《蒼耳》是古代農耕文化中的一個詞語,用來描述稻谷的狀态。它的繁體字形為「蒼耳」,同樣表示同樣的意思。
在古代,蒼耳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根據古代文字資料,古人曾将《蒼耳》寫作「蒼耳」或「蒼穂」。這些不同的寫法也反映了時代變遷和文字演變的過程。
1. 田間一片金黃,稻谷搖曳生姿,蒼耳飽滿。
2. 這塊地裡種的谷物,蒼耳豐收,農民們笑逐顔開。
3. 秋風吹過,稻地上的蒼耳沙沙作響。
1. 蒼稻:指指蒼老飽滿的稻子。
2. 蒼谷:指蒼老飽滿的谷物。
3. 顆顆蒼穗:用來形容稻谷一顆顆的成熟狀态。
1. 飽滿:形容物體豐滿飽滿,與蒼耳意義相近。
2. 豐收:指莊稼生長良好,有豐厚的收成。
3. 成熟:形容物體已經完全長成或發育完全。
1. 枯萎:形容植物因為幹旱、缺水等原因而失去水分而衰敗。
2. 未熟:形容物體還沒有達到完全成熟的狀态。
3. 稚嫩:形容植物或動物還未成熟,呈現幼小稚嫩的特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