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詈诘的意思、詈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詈诘的解釋

責罵。《新唐書·韋陟傳》:“然任威嚴,或至詈詰,議者訾其峻。”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詈诘”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lì jié,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進行解釋:

基本釋義

字義分解

  1. 詈(lì):意為辱罵、斥責,如“詈言”“詈辱”。
  2. 诘(jié):本義為追問、盤問,引申為譴責、問罪,如“诘責”“诘難”。

引證與用法

相關擴展

“詈诘”是古漢語中較為生僻的詞彙,現代使用較少,但在解析古典文獻或特定語境時需注意其“斥責+質問”的雙重含義。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新唐書》等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詈诘

詈诘(lì jié)是一個漢字詞語,包含兩個字:詈和诘。

拆分部首和筆畫

詈诘的部首拆分分别為言字旁和言字旁,詈擁有7個筆畫,诘擁有7個筆畫。

來源

詈诘的來源可追溯到古代的文獻中。詈指辱罵、侮辱,诘指質問、糾正。綜合起來,詈诘指通過言辭攻擊或批評某人的言行。

繁體

在繁體字中,詈诘的寫法為詈譎(lì jué),其中譎表示诘問、反駁。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詈诘寫作詈訐(lì jié),其中訐表示警告、斥責。

例句

1.他在會議上對對方的行為進行了詈诘。

2.她不屑于對他人進行詈诘,更傾向于以和平方式解決問題。

組詞

- 诘責:表示質問和責備。

- 忿诘:表示因憤怒而進行尖銳批評或質問。

- 诘書:表示提出質問或诘問的書信。

近義詞

争辯、批評、斥責、譴責。

反義詞

贊揚、誇贊、稱贊。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