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霜暉 ”。1.指月光。 南朝 陳後主 《自君之出矣》詩之一:“自君之出矣,霜暉當夜明。”
(2).白色羽毛。《隋書·文學傳·虞綽》:“靡霜暉於羽翮,激丹華於觜距。”
(3).霜毫,毛筆。 唐 李峤 《筆》詩:“霜輝簡上發,錦字夢中開。”
“霜輝”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三個方面解釋:
指月光
這一用法多見于古詩文,如南朝陳後主《自君之出矣》中“自君之出矣,霜暉當夜明”。此處“霜暉”與“霜輝”相通,通過“霜”的冷冽感比喻月光的清冷皎潔。
白色羽毛
取自《隋書·文學傳·虞綽》的“靡霜暉於羽翮”,以“霜”的白色特性形容羽毛的色澤,常見于古典文學中對鳥類或裝飾物的描寫。
代指毛筆
唐代李峤《筆》詩“霜輝簡上發”中,“霜輝”喻指毛筆的白色筆毫(霜毫),此類用法多通過顔色關聯進行借代。
補充說明:
如需更詳盡的古籍例句或引申用法,可參考漢典或相關詩詞解析來源。
霜輝是指寒冷天氣下霜的光亮。它是由霜和輝兩個字組成的詞語。
霜的部首是雨,拼音是shuāng,總筆畫數是16。
輝的部首是辵,拼音是huī,總筆畫數是12。
霜輝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這個詞語在古代文學作品中廣泛使用。
霜輝的繁體字是霜輝,使用傳統繁體字書寫。
古代漢字寫法可以參考篆書和隸書。雖然沒有具體的古代寫法記錄,但我們可以通過對相關古代文獻的研究來推測。
1. 清晨的霜輝映照着大地,給人一種冷冽的感覺。
2. 農田上灑滿了霜輝,預示着即将到來的寒冷冬季。
3. 在寒冷的冬夜裡,霜輝照亮了整個小鎮。
1. 霜氣:形容冷冽的天氣中的嚴寒。
2. 輝煌:形容光亮燦爛,耀眼奪目。
1. 霜華:也指霜的光輝。
2. 霜凍:指因嚴寒天氣而形成的凍結狀态。
1. 暖和:形容溫暖的天氣。
2. 冰冷:形容極冷的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