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詈诘的意思、詈诘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詈诘的解释

责骂。《新唐书·韦陟传》:“然任威严,或至詈詰,议者訾其峻。”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詈诘(lì jié)是一个古汉语复合词,由“詈”与“诘”两个动词组合而成,表示通过责骂与追问的方式斥责他人。以下从语义、用法及语源角度详细解析:


一、单字释义与构词逻辑

  1. 詈(lì)

    指用尖锐、侮辱性言语责骂。《说文解字·言部》载:“詈,骂也。从网从言。”其甲骨文字形似以网罩人并厉声呵斥,引申为公开羞辱。

    例:《尚书·无逸》“小人怨汝詈汝”,即民众咒骂统治者。

  2. 诘(jié)

    意为追问、责问。《说文解字·言部》:“诘,问也。从言吉声。”本义为追究真相,后衍生出诘难、问责之义。

    例:《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士庄伯不能诘”,指官员无法追问案情。

  3. 复合词“詈诘”

    结合“詈”的辱骂性与“诘”的逼问性,强调以激烈言辞连续质问,常见于谴责他人过失或罪行的语境。


二、语义特征与近义词辨析


三、语用场景与消亡原因

  1. 典型语境

    • 官吏审案时呵斥嫌犯(《折狱龟鉴》载宋代案例“吏詈诘囚犯”)。
    • 民间纠纷中激烈争执(清代笔记《阅微草堂》记乡民“相詈诘至夜”)。
  2. 现代消亡原因

    • 文言复合词在白话运动中简化,功能被“责骂”“盘问”等替代。
    • 儒家“敦礼”思想抑制公开谩骂,此类词汇逐渐边缘化(参考《汉语词汇流变史》。

四、权威文献参考

  1. 《说文解字注》(清·段玉裁),中华书局影印本。
  2.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第2版“詈”“诘”词条。
  3.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詈诘”释义。

(注:因古籍原文无网络链接,来源标注纸质权威辞书;若需电子资源,可检索“国学大师”或“汉典”网站对应词条。)

网络扩展解释

“詈诘”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lì jié,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进行解释:

基本释义

字义分解

  1. 詈(lì):意为辱骂、斥责,如“詈言”“詈辱”。
  2. 诘(jié):本义为追问、盘问,引申为谴责、问罪,如“诘责”“诘难”。

引证与用法

相关扩展

“詈诘”是古汉语中较为生僻的词汇,现代使用较少,但在解析古典文献或特定语境时需注意其“斥责+质问”的双重含义。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用例,可参考《新唐书》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奥域拜覆宝塔菜备预不虞波老儿长命缕嘲讥成丹触斗蛮争打降调烹冬烘东幸恶性循环方位角附録干路耕蓑公裳功捷馆宅骇心捍隔画卵雕薪火老活字本讲咨叫条子肌肤静嘉靖志近时蒙伐苗茨邈俗鸟耘徘徊菊铺胸纳地钳键润济汝器沙岛折钗省读身世失支脱节矢忠不二说夫思女讼理孙郎缩重讨口子图穷匕现无心襄理袭逮谐趣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