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戍卒所唱的歌。 唐 張說 《幽州新作》詩:“邊鎮戍歌連夜動,京城燎火徹明開。”
戍歌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指戍邊士兵在軍營或邊防駐地所唱的歌曲,表達對故鄉的思念、戰友離别之情,也可引申為與戍邊生活相關的離愁别緒。
發音與結構
詳細釋義
延伸意義
如需更深入的詩詞例證或曆史背景,可參考古籍或相關文學研究資料。
《戍歌》是一個中國的文學作品,表達了戍邊将士們的忠誠與勇毅。這首詩歌描繪了邊疆衛士們隔絕異域的生活,及其對國家和家庭的牽挂。
《戍歌》由兩個漢字組成:戍(shù)和歌(gē)。
戍的部首是戈,共包含5個筆畫。
歌的部首是欠,共包含8個筆畫。
《戍歌》最早見于唐代詩人韓翃的作品《涼州詞》。“戍樓西與春潮對,平明每拂杏園枝。策杖垂楊江草外,青帳殷勤别鹧鸪。”這首詩描寫了邊疆将士在戍樓上沐浴清晨的春風,感受大自然之美,同時思念遠方的親人。
《戍歌》的繁體字為「戍歌」。
《戍歌》的古時漢字寫法為「戌歌」。
戍樓孤影,雲深夜色中,回蕩着悠揚的戍歌。
戍衛、戍邊、戍守、戍樓、戍将
邊防歌、士兵之歌、戍邊詩
和平之歌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