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吏蠹的意思、吏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吏蠹的解釋

指吏胥的弊害。 宋 葉適 《法度總論三·吏胥》:“今世吏胥之害,無問乎官之得其人與不得其人,而要以為當革而已矣……京師綱紀之首,吏曹清,則諸司州縣之吏蠹亦必少異於今日。”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吏蠹”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lì dù,其核心含義指古代基層官吏(吏胥)濫用職權、貪污腐敗等弊害現象。以下是具體解析:

一、詞義解析

  1. 字面構成

    • “吏”:古代泛指低級官吏或衙役,如“胥吏”。
    • “蠹”:原指蛀蟲,引申為侵蝕、腐敗,如“蠹蟲”“木蠹”。
      組合後,“吏蠹”比喻官吏如蛀蟲般危害國家治理。
  2. 深層含義
    該詞多用于批判吏治腐敗,特指基層官吏利用職權謀私、欺壓百姓等行為,反映古代官僚體系的積弊。

二、曆史背景與引用

宋代學者葉適在《法度總論三·吏胥》中提到:“今世吏胥之害……吏曹清,則諸司州縣之吏蠹亦必少異於今日。”,指出整頓吏治對減少“吏蠹”的重要性,側面印證其危害性。

三、應用與延伸

“吏蠹”一詞濃縮了古代吏治的腐敗特征,其批判性色彩至今仍有警示意義。如需更完整釋義,可參考《法度總論》原文或權威曆史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吏蠹》的意思

《吏蠹》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指官吏中的腐敗和貪污現象”。吏指官員,蠹指蛀蟲,用于比喻官吏中的黑暗和腐化現象。

拆分部首和筆畫

《吏蠹》由“口”和“蟲”的部首組成,共有16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吏蠹》一詞最早出現在《禮記·曲禮上》一書中,意為官員中的蛀蟲,比喻不正派的官吏。

在繁體字中,《吏蠹》的寫法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的《吏蠹》和現代漢字的寫法一樣,沒有太大的差别。

例句

1. 官吏整天沉迷于權力和金錢,很容易受到吏蠹的侵蝕。

2. 吏蠹使政府部門無法高效運作,損害了社會的正常秩序。

組詞

1. 吏道:指官員的執政道德。

2. 吏治:指官吏的管理和治理。

近義詞

腐敗、貪污、官場黑暗

反義詞

廉潔、正直、清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