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索頭的意思、索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索頭的解釋

亦作“頭虜”。即索虜。 南北朝 時 南朝 對北方民族的蔑稱。《宋書·索虜傳》:“ 索頭虜 ,姓 托跋氏 ……有數百千種,各立名號, 索頭 亦其一也。”《南齊書·魏虜傳》:“ 索頭 猗盧 遣子曰 利孫 将兵救 琨 於 太原 , 猗盧 入居 代郡 ,亦稱 鮮卑 ,被髮左袵,故呼為 索頭 。”《資治通鑒·晉海西公太和四年》:“又, 索頭 什翼犍 疲病昏悖,雖乏貢禦,無能為患。” 章炳麟 《訄書·序種姓下》:“凡 朱氏 自 邾婁 , 索頭 之 朱 自 渴獨渾 。”參見“ 索虜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索頭”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需結合曆史背景和具體用法區分:

一、曆史蔑稱(主要義項)

指南北朝時期南朝對北方民族的貶稱,源于其發型特征:

  1. 詞源:北方民族(如鮮卑)編發為辮,形似繩索,南朝人譏稱其為“索頭”或“索虜”。
  2. 文獻記載:《宋書·索虜傳》《南齊書·魏虜傳》均用此稱,如“索頭虜,姓托跋氏”。

二、日常詞彙

指繩頭或線索,常見于具體場景:

  1. 繩頭:字面指繩索的端部,如“緊抓索頭防狗跑”。
  2. 引申義:部分方言或成語中引申為“尋找線索”,如捕魚時通過水面痕迹判斷魚群位置。

三、使用注意

  1. 曆史語境:作為蔑稱時帶有貶義,現代使用需注意場合。
  2. 地域差異:日常含義多用于特定方言或古白話,現代漢語較少單獨使用。

建議結合具體文獻或語境進一步區分詞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索頭》的意思

《索頭》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指搜索、查找頭緒。

拆分部首和筆畫

《索頭》的部首是“纟”(纟為“紅”字部首),它由4個筆畫組成。

來源

《索頭》一詞的來源較為普通,不屬于特定領域的術語。它通常用于描述在一段複雜的情節或問題中尋求線索和頭緒的行為。

繁體

《索頭》的繁體字為「索頭」,拆分部首和筆畫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詞語《索頭》可能會以不同的形式出現,有時會使用不同的字體或形狀。

例句

1. 他花了很多時間來索頭,但最終找到了解決問題的線索。

2. 在犯罪調查中,警察需要索頭來找到犯罪嫌疑人。

組詞

索尾、索引、索取、索敵

近義詞

尋找、搜尋、搜查、查找

反義詞

放棄、丢失、遺漏、忽略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