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土壤的意思、土壤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土壤的解釋

[soil] 地球表面的一層疏松的物質,有養分,能生長植物

詳細解釋

(1).泥土;土地。《淮南子·說林訓》:“土壤布在田,能者以為富。”《後漢書·公孫述傳》:“ 蜀 地沃野千裡,土壤膏腴。” 李賢 注:“無塊曰壤。” 宋 蘇舜欽 《昇陽殿故址》詩:“瓦礫雖費犁,土壤頗肥衍。”

(2).封地;領土。《史記·孔子世家》:“今 孔子 得據土壤,賢弟子為佐,非 楚 之福也。”《資治通鑒·晉恭帝元熙元年》:“ 魏 與我風俗略同,土壤鄰接,自 統萬 距 魏 境裁百餘裡。” 唐 無名氏 《靈應傳》:“朝廷以西陲陷虜,蕪沒者三十餘州。将議舉戈,復其土壤。”

(3).指鄉裡。《漢書·孫寶傳》:“ 文 ( 侯文 )曰:‘我與 穉季 幸同土壤,素無睚眥,顧受将命,分當相直。’”《後漢書·光武帝紀上》:“天下士大夫捐親戚,棄土壤,從大王於矢石之間者,其計固望其攀龍鱗,附鳳翼,以成其志耳。” 楊樹達 《讀後漢書劄記·光武紀上》:“土壤,謂鄉裡。”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土壤是地球陸地表面具有肥力的疏松表層,由礦物質、有機質、水、空氣和生物組成的複雜自然體。以下是其核心特征的詳細說明:

  1. 組成結構
  1. 形成過程 需經曆岩石風化→母質層→生物積累→成熟土壤四個階段。例如,1厘米厚黑土需200-400年自然形成,受氣候(如降水量)、生物(植物根系作用)、地形(坡度影響侵蝕)和時間共同作用。

  2. 分類體系

  1. 生态功能
  1. 當前挑戰 全球33%土壤因侵蝕、鹽堿化等退化,中國受污染耕地達19.4%(2020年數據)。保護措施包括稭稈還田(提升有機質0.1%/年)、梯田修築(減少水土流失80%以上)等。

該解釋綜合了土壤科學的基礎理論、生态功能及現實問題,若需特定區域土壤數據或實驗方法,可進一步補充說明。

網絡擴展解釋二

土壤的意思

土壤指的是地球表面上存在的、由岩石和有機物質經過長時間風化作用而形成的一種物質。它是植物生長的基礎,具有貯存水分、提供養分以及支撐植物根系的功能。

拆分部首和筆畫

《土壤》一詞由“土”和“士”兩個部首組成。其中,部首“土”表示與土地有關的意思,部首“士”表示成長與壯大的意思。

《土壤》共有8畫,其中部首“土”4畫,部首“士”4畫。

來源

《土壤》一詞最早出現在《爾雅》這本古代的漢語詞典中。在古代漢字發展的過程中,由于土地的重要性,人們開始對土壤進行研究并賦予了它特定的意義。

繁體

《土壤》的繁體字為「土壤」。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土壤的寫法與現在的寫法相似,部首和筆畫也一緻。

例句

1. 農民們為了保證莊稼的生長需要有肥沃的土壤。

2. 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土壤的特性,為增加農作物的産量提供了參考。

組詞

1. 土壤學:研究土壤的組成、形成和特性的學科。

2. 土壤肥力:土壤中所含的養分以及對植物生長發育所起的作用。

3. 土壤水分:土壤中貯存的水分。

近義詞

1. 泥土:指的是潮濕的、黏性較大的土壤。

2. 壤土:指的是肥沃的土壤。

反義詞

岩石:指的是沒有經過風化作用的固體地殼物質,它不具備植物生長的條件。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