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敦序的意思、敦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敦序的解釋

亦作“ 敦叙 ”。《史記·夏本紀》:“敦序九族,衆明高翼”。 裴駰 集解引 鄭玄 曰:“次序九族而親之”。今本《書·臯陶谟》作“惇敍”。謂使九族親厚而有序。後謂親睦和順。《三國志·蜀志·先主傳》:“今臣羣寮以為在昔《虞書》敦敍九族,庶明勵翼,五帝損益,此道不廢。” 唐 孫逖 《授濮陽郡王徹宗正卿制》:“敦叙之任,疇咨所難,宜受寄於本枝,更遷榮於列棘。” 清 張履 《<意苕山館詩>序》:“性情者,内以敦叙彜倫,外以彌綸民物。”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敦序

釋義:指敦睦親族、整饬倫常秩序的行為或狀态,強調以仁厚之心維護倫理關系與社會和諧。

一、古代漢語釋義

  1. 倫理秩序的敦厚化

    “敦”取“厚道、誠懇”之義,“序”指長幼尊卑之次第。“敦序”意為通過禮義教化使親族關系和睦、社會等級井然有序。

    來源:《尚書·堯典》載“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體現“敦序”思想對宗法制度的維系作用(《漢語大詞典》)。

  2. 政治治理的延伸

    古代典籍中,“敦序”亦用于描述統治者以德政教化百姓,如《周禮》強調“以鄉三物教萬民,而賓興之”,通過禮制實現社會層級的和諧共處。

    來源:鄭玄注《周禮·地官司徒》(中華書局點校本)。

二、現代語義演變

現代漢語中,“敦序”一詞使用頻率較低,多見于研究古代禮制或宗法文化的學術語境,詞義聚焦于家族倫理的和諧構建。例如:

“儒家通過‘敦序’實踐,将血緣親疏轉化為社會穩定的紐帶。”

來源:王力《古代漢語常用詞詞典》(商務印書館)。

三、文化價值

“敦序”承載中國傳統“家國同構”理念,反映古代社會對倫理秩序與道德教化的雙重重視,成為中華禮文化的重要表征。


參考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

“敦序”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基本釋義

“敦序”指依照長幼、親疏的次序互相親厚,強調家族或社會成員之間遵循倫理秩序、和睦相處。該詞也寫作“敦叙”或“惇序”,屬于同詞異形。

詞源與演變

  1. 曆史文獻記載

    • 最早見于《史記·夏本紀》:“敦序九族,衆明高翼”,裴駰集解引鄭玄注釋為“次序九族而親之”。
    • 今本《尚書·臯陶谟》中寫作“惇敍”,含義相同,均指通過倫理次序實現親厚和諧。
  2. 後世用例

    • 唐代張說在《大唐封祀壇頌》中寫道:“九族敦序,百姓昭明,萬邦鹹品”,體現其在禮制中的重要性。
    • 清代張履的《意苕山館詩序》提到“敦叙彜倫”,進一步延伸至倫理綱常的維護。

核心内涵

現代關聯

該詞多用于古文研究或曆史文獻分析,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但可通過“敦親睦族”等成語理解其精神延續。

别人正在浏覽...

八風禀報鬓髯長帥鈔盜成弘春身淳越賜饔粗穢雕梁畫棟遁變多魚之漏二婚郎方光烏風雨如晦浮碧杠毂感郁貫比規誨龜枚汗馬牛話碴畫鼓儉寶降錫教命交扇今非昔比荊榛滿目鬾實廄刍聯魁賿曹留言龍奮緑毛罵倨馬靸麋鹿閑人名學奶房蟠蛇配奏嫔則譴诃橋起七成八脈癯瘠染汙三屍暴跳沈烽靜柝書場束手就殪肆騷索索台尚下究鄉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