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立表的意思、立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立表的解釋

(1).古代計時方法之一。在陽光下豎立木樁,觀察它的影子以測定時間。參見“ 立表下漏 ”。

(2).立木觀測水位。《漢書·息夫躬傳》:“天子使 躬 持節領護 三輔 都水。 躬 立表,欲穿 長安城 ,引漕注太倉下以省轉輸。”

(3). 春秋 末, 齊國 被 晉 燕 侵伐, 景公 擢 司馬穰苴 為将軍,寵臣 莊賈 為監軍。 穰苴 與 賈 約期會于軍門。 穰苴 至,立表下漏而待。 賈 以驕慢誤時, 穰苴 乃斬 賈 示衆,三軍驚懼振奮,遂卻 晉 燕 之師。見《史記·司馬穰苴列傳》。後因以“立表”為嚴明軍紀之典。 南朝 梁 沉約 《與謝朏敕》:“傾首東路,望兼立表。” 唐 元稹 《宋常春等内仆局令》:“勉當柱國之榮,無忘立表之誓。”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立表"是漢語中具有多重含義的複合詞,其核心語義可從構詞法和曆史用法兩個層面解析:

一、構詞法解析 "立"作動詞表示豎立、建立,《說文解字》釋為"立,住也。從大立一之上"(來源:漢典網www.zdic.net)。"表"本義指外衣,《說文解字》載"表,上衣也",後引申為标記、标準。二者組合構成動賓結構,原初含義為"豎立标記"。

二、曆史語義發展

  1. 測量學概念 古代天文學中指建立圭表測日影,《周髀算經》記載"立表測影,正日晷,求地中"(來源: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ctext.org)。《後漢書·律曆志》載"立儀表以校日景",此用法延續至明清曆法著作。

  2. 禮儀制度 《禮記·祭義》鄭玄注"立表置臬,為位之标識",指祭祀時設立方位标志。唐代杜佑《通典》記載軍禮中"立表轅門,以候日晷"的儀軌。

  3. 文獻學引申 清代考據學派将"立表"喻指建立學術标準,戴震《孟子字義疏證》有"立表以正方位"的學術方法論表述(來源:中國基本古籍庫)。

三、現代漢語保留義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收錄兩義:①豎立标志物;②特指古代天文測量中樹立圭表。在考古報告中仍常見"立表定位"的專業表述(來源:中國社會科學詞條庫)。

網絡擴展解釋

“立表”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解釋:

一、古代計時方法

在陽光下豎立木樁,通過觀察影子的位置變化來測定時間,常與“下漏”(使用漏壺計時)結合使用。此方法見于《史記·司馬穰苴列傳》等文獻,是古代天文學和日常計時的重要實踐。

二、水利觀測技術

指立木樁觀測水位變化,最早記載于《漢書·息夫躬傳》。例如漢代曾計劃通過立表測量長安城的水位,以優化漕運路線,節省運輸成本。

三、軍紀嚴明的典故

源自春秋時期齊國司馬穰苴的著名事件:他與監軍莊賈約定于軍門會合,通過“立表下漏”明确時間,後因莊賈遲到而依軍法處斬,成為古代嚴明軍紀的典範。後世文學中(如南朝沈約、唐代元稹的作品)常引用此典以強調紀律性。


注:以上解釋綜合了《史記》《漢書》等曆史文獻及權威詞典釋義,具體應用需結合語境分析。

别人正在浏覽...

按時把絕保和殿絣扒吊拷波駭晡夕不相幹燦若繁星測驗城頭子路琛賂傳乘喘息未定刀州夢德聲禘禮番身風摅分燠噓寒撫輯高齋學士高祖王父華冠緩醒僭離堅心驕覇嘉峪關機不容發迳流金針蟲記清轑飯蠟酺樂女兩觀龍蛇陣蒙迷劘上寝閣輕猛情緒掃笆掃祭上春慎産省恤時暑守徼天跸腆盛體法通鋪望塵奔北溫涼玉盞蕰蓄湘靈鼓瑟香籠限域惜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