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寝閣的意思、寝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寝閣的解釋

(1).古代帝王日常處理政事的便殿。 宋 歐陽修 《歸田錄》卷二:“ 崇政殿 宿衛士作亂於殿前,殺傷四人,取準備救火長梯登屋入禁中,逢一宮人,問:‘寝閤在何處?’宮人不對,殺6*人。” 宋 嶽飛 《奏乞本軍進讨劉豫劄子》:“陛下比者寝閤之命,聖斷已堅,鹹謂恢復之功指日可冀,何至今日尚未決策北向?”

(2).擱置。《續資治通鑒·宋仁宗皇祐四年》:“頃 江 南歲饑,貸種糧數十萬斛,且屢經寝閣,而轉運司督索不已。”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事部二》:“官狥私而曲斷,吏受賕而寝閣。” 清 薛福成 《庸盦筆記·史料二·慈安皇太後聖德》:“外省軍報,及廷臣奏疏寝閣者,聞中宮一言,未嘗不立即省覽。”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寝閣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寝閣”是一個曆史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1. 古代帝王日常處理政事的便殿
    指帝王在寝宮附近設置的辦公場所,用于處理日常政務。例如:

    • 宋代歐陽修《歸田錄》記載,崇政殿宿衛士作亂時曾詢問“寝閣在何處”。
    • 嶽飛在奏折中提到“寝閣之命”,指帝王在此作出的決策。
  2. 擱置(政務或文書)
    常見于古代文獻,表示将事務或奏疏暫時擱置不處理。例如:

    • 《續資治通鑒》提到江南饑荒時,朝廷曾多次“寝閣”赈災糧的追讨。
    • 清代薛福成記載,慈安皇太後對“寝閣”的奏疏會及時審閱。

補充說明:
該詞多用于宋、明、清文獻,現代漢語已較少使用。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如帝王場所或政務處理狀态。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歸田錄》《續資治通鑒》等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寝閣

寝閣,是漢字詞語,包含了寝室和閣樓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寝閣包含了兩個部首,分别是宀(宅部)和阝(邑部)。宀部在左邊,阝部在右邊。

寝閣的總筆畫數為11畫,宀部有3畫,阝部有8畫。

來源和繁體

寝閣的來源較為明确,寝指的是睡眠、卧室的意思,閣指的是樓上的小房間。所以,寝閣的本義是指位于樓上的卧室。

在繁體字中,寝閣的寫法為「寢閣」,兩個字的結構和意思與簡體字一樣。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寝閣通常使用「寢閣」或者「寢閤」的形式。這種寫法與繁體字相似,它們的字形結構相同。

例句

1. 那座莊園裡的寝閣設計精美,非常宜人。

2. 他把書房改造成了一個小型的寝閣,為了更好地靜心讀書。

組詞

寝覺、寝宮、閣樓、樓閣、宮閣。

近義詞

卧室、睡房、寝室。

反義詞

客廳、起居室。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