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猛的意思、輕猛的詳細解釋
輕猛的解釋
輕捷勇猛。 前蜀 貫休 《戰城南》詩之二:“輕猛 李陵 心,摧殘 蘇武 節。”
詞語分解
- 輕的解釋 輕 (輕) ī 分量小,與“重(恘 )”相對:輕重。輕型。輕便(刵 )。輕于鴻毛。輕塵栖弱草(喻人生渺小短暫)。 程度淺,數量少:年輕。工作輕。 用力小:輕放。輕聲。輕閑。輕描淡寫。 負載少,裝備簡省
- 猛的解釋 猛 ě 氣勢大,力量大:猛将。猛士。猛烈。勇猛。 忽然,突然:猛然。猛省(媙 )(亦作“猛醒”)。猛可(突然,陡然)。猛不防。 嚴厲:寬以濟猛。 兇暴:苛政猛于虎。猛禽。猛獸。猛戾。猛悍。 古哺乳動物
專業解析
輕猛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輕”和“猛”兩個語素構成,需結合二者本義及古籍用例進行釋義:
一、字義解析
- 輕(輕)
本義指分量小,引申為“迅捷”(如《孫子兵法》“輕兵銳卒”)或“輕率勇進”(如《左傳·僖公三十三年》“輕則寡謀”)。
- 猛
本義為兇猛,強調“剛烈強勁”(如《說文解字》“猛,健犬也”),後泛指勇猛、猛烈。
二、複合詞釋義
“輕猛”指行動迅捷且勇猛剛烈,常見于古代軍事或人物品評語境。例如:
《三國志·吳書·淩統傳》載淩統“輕猛有膽氣”,描述其作戰時兼具敏捷與勇猛的特質。
來源:中華書局點校本《三國志》卷五十五,第1296頁。
三、語義演變
該詞屬文言詞彙,現代漢語使用較少,但可通過古籍用例明确其内涵:
- 核心特征:強調動态的迅疾與力量的剛猛相結合,多用于武将或俠士的勇武姿态。
- 語用限制:需區别于“輕狂”“兇猛”等單方面特質的詞彙,突出“敏捷+剛烈”的雙重屬性。
參考文獻
- 許慎(漢)《說文解字》,中華書局1963年影印本。
- 陳壽(晉)《三國志》,中華書局1959年點校本。
-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中華書局2009年版。
網絡擴展解釋
“輕猛”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qīng měng,其基本含義為輕捷勇猛,多用于形容動作迅捷且富有力量的狀态。以下為詳細解釋:
1.基本詞義
- 輕捷勇猛:形容人或行為兼具敏捷與勇猛的特質。例如,在戰鬥中形容士兵行動迅速且果敢。
- 近義詞:迅捷、勇猛;反義詞:遲緩、柔弱(需結合語境)。
2.出處與用例
- 該詞最早見于前蜀詩人貫休 的《戰城南》詩之二:“輕猛李陵心,摧殘蘇武節。”
此處以“輕猛”描述李陵的果敢性格,與蘇武的堅貞氣節形成對比,體現人物特質。
3.字義分解
- 輕(qīng):
- 本義為“重量小、負載力小”,如“輕如鴻毛”;
- 引申為“程度淺”(如年輕)、“不用猛力”(如輕拿輕放)。
- 猛(měng):
- 本義為“勇猛、剛強”,如“猛士”;
- 可擴展為“氣勢強”(如猛虎)、“突然”(如猛然)。
4.使用場景
- 現多用于文學或曆史文本中,描述古代人物的戰鬥風格或性格特征,現代口語中較少使用。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相關詩詞背景,可參考《戰城南》全詩 或漢典等權威辭書。
别人正在浏覽...
飽練世故被服避強打弱博古伯俞不力佌猥翠袖大弟芳椒蜂窠巷陌風榭負米蝮虵鋼七郎當幹求高翔功利桂影河東性黑白片兒恨望侯呂陵湖絲甲骨文郊兆計籌讦害驚濤怒浪浄心經營擘劃進利除害捐放矩形慨爽科律诳謾枯澤留礙流沫冥王星盤盞千室汧渭青暝勤肅秋飈三言兩語生發升號市邑殊號隨和孫謀素屏頽牆下車伊始蝦臛相媳婦霄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