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立表的意思、立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立表的解释

(1).古代计时方法之一。在阳光下竖立木桩,观察它的影子以测定时间。参见“ 立表下漏 ”。

(2).立木观测水位。《汉书·息夫躬传》:“天子使 躬 持节领护 三辅 都水。 躬 立表,欲穿 长安城 ,引漕注太仓下以省转输。”

(3). 春秋 末, 齐国 被 晋 燕 侵伐, 景公 擢 司马穰苴 为将军,宠臣 庄贾 为监军。 穰苴 与 贾 约期会于军门。 穰苴 至,立表下漏而待。 贾 以骄慢误时, 穰苴 乃斩 贾 示众,三军惊惧振奋,遂却 晋 燕 之师。见《史记·司马穰苴列传》。后因以“立表”为严明军纪之典。 南朝 梁 沉约 《与谢朏敕》:“倾首东路,望兼立表。” 唐 元稹 《宋常春等内仆局令》:“勉当柱国之荣,无忘立表之誓。”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立表"是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的复合词,其核心语义可从构词法和历史用法两个层面解析:

一、构词法解析 "立"作动词表示竖立、建立,《说文解字》释为"立,住也。从大立一之上"(来源:汉典网www.zdic.net)。"表"本义指外衣,《说文解字》载"表,上衣也",后引申为标记、标准。二者组合构成动宾结构,原初含义为"竖立标记"。

二、历史语义发展

  1. 测量学概念 古代天文学中指建立圭表测日影,《周髀算经》记载"立表测影,正日晷,求地中"(来源: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ctext.org)。《后汉书·律历志》载"立仪表以校日景",此用法延续至明清历法著作。

  2. 礼仪制度 《礼记·祭义》郑玄注"立表置臬,为位之标识",指祭祀时设立方位标志。唐代杜佑《通典》记载军礼中"立表辕门,以候日晷"的仪轨。

  3. 文献学引申 清代考据学派将"立表"喻指建立学术标准,戴震《孟子字义疏证》有"立表以正方位"的学术方法论表述(来源:中国基本古籍库)。

三、现代汉语保留义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收录两义:①竖立标志物;②特指古代天文测量中树立圭表。在考古报告中仍常见"立表定位"的专业表述(来源:中国社会科学词条库)。

网络扩展解释

“立表”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古代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解释:

一、古代计时方法

在阳光下竖立木桩,通过观察影子的位置变化来测定时间,常与“下漏”(使用漏壶计时)结合使用。此方法见于《史记·司马穰苴列传》等文献,是古代天文学和日常计时的重要实践。

二、水利观测技术

指立木桩观测水位变化,最早记载于《汉书·息夫躬传》。例如汉代曾计划通过立表测量长安城的水位,以优化漕运路线,节省运输成本。

三、军纪严明的典故

源自春秋时期齐国司马穰苴的著名事件:他与监军庄贾约定于军门会合,通过“立表下漏”明确时间,后因庄贾迟到而依军法处斩,成为古代严明军纪的典范。后世文学中(如南朝沈约、唐代元稹的作品)常引用此典以强调纪律性。


注:以上解释综合了《史记》《汉书》等历史文献及权威词典释义,具体应用需结合语境分析。

别人正在浏览...

阿谷暧暧扒开惫喘边卡编译程序鳔清不趋事惭恧蝉翼为重,千钧为轻称冤瞋嫌饬农出丑放乖触电刀布典章制度定省凊温粉壁坟封風羽腹案改捐观众席黄黄嫮都瓠肥挥解忽若交感季常之惧惊弓金銮殿匶路刻刻鹿茸冥曹内乘内壸辗翻凝华弄机炮土之鼓片刻铺地钱迁董讫成穷雉悛惕柔曼蕊黄涉事实心实意受赂双南金伟世无所不容乡间贤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