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牋素的意思、牋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牋素的解釋

紙和白絹。泛指信紙。 唐 李商隱 《為賀拔員外上李相公啟》:“翰柔莫申,語苦難聽;聊憑牋素,用寫肺腸。”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牋素”可能是“箋素”或“赪素”的混淆或筆誤。分兩種情況解釋:

  1. 若為“箋素”(jiān sù):

    • 含義:指供書寫、繪畫用的白色絲帛或紙張,後泛指信紙、文稿。例如“素箋”即白色信紙。
    • 構詞解析:
      • “箋”本義為注釋,後引申為信紙;
      • “素”指未染色的絲織品,代指白色或樸素。
  2. 若為“赪素”(chēng sù):

    • 含義:紅與白相間,形容色彩鮮明缤紛。
    • 構詞解析:
      • “赪”指紅色(如“赪霞”形容紅霞);
      • “素”指白色。

建議:根據語境判斷具體指向。若涉及色彩描述,可能為“赪素”;若與書寫相關,則更可能是“箋素”。需注意漢字書寫準确性。

網絡擴展解釋二

牋素的意思

牋素是漢語詞彙,意思是指筆墨紙硯等用具和紙張墨迹所表現的意境、韻味。它可以用來形容書法繪畫、詩詞作品或文章的美感、情趣和特色。

拆分部首和筆畫

牋素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牛(牜)和白(白),它們分别代表了牛和白這兩個含義。

根據《漢字源流字典》,牋素的總筆畫數是14畫。

來源與繁體

牋素一詞源于古代,最早見于《晉書·孫綽傳》:“足稱于丹地者,為牋素之臣,而十師以奉志。”

在繁體中,牋素寫作「牋素」,與簡體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牋素的寫法可能稍有不同,例如《康熙字典》中的寫法為「諂素」。這種細微的變化是由于漢字的演變和書寫風格的變化所緻。

例句

1. 他的書法作品簡潔而有牋素,令人賞心悅目。

2. 這幅畫的色彩明亮,畫家巧妙地運用了牋素之道。

3. 這篇文章用字精準,句句都顯示出作者的牋素風格。

組詞

牋藝、素心、闡芳、書畫、繪畫、詩詞、墨迹、紙硯

近義詞

雅緻、優美、風趣、詩意、情緻

反義詞

粗俗、平淡、乏味、庸俗、無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