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許的意思、從許的詳細解釋
從許的解釋
依從允許。《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吾已失恩義,會不相從許。”《南史·劉瓛傳》:“昔人有以冠一免,不重加於首,每謂此得進止之儀。又上下年尊,益不願居官次廢晨昏也。先朝為此,曲申從許,故得連年不拜。”
詞語分解
- 從的解釋 從 (從) ó 依順:順從。盲從。從善如流。 采取,按照:從優。 跟隨:願從其後。 跟隨的人:侍從。仆從。 參與:從業。從政。投筆從戎。 由,自:從古至今。從我做起。 次要的:主從。從犯。 宗族中次于
- 許的解釋 許 (許) ǔ 應允,認可:許可。允許。特許。 承認其優點:贊許。嘉許。 預先答應給與:許諾。 女方接受男方求親:許配。許嫁。以身相許。 或者,可能:也許。或許。 處,地方:何許人。 表示約略估計的詞
網絡擴展解釋
“從許”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基本釋義
- 詞義:依從允許,指對他人的請求或意願表示同意或準許。
- 拼音:cóng xǔ(部分網頁标注為cónɡ xǔ,但現代漢語讀音更接近“cóng xǔ”)
詳細解釋
-
古典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即《孔雀東南飛》):“吾已失恩義,會不相從許。”,意為因關系破裂而不再應允對方的請求。
另在《南史·劉瓛傳》中,也用于描述因禮法或情勢對某種行為的準許。
-
現代用法
現代漢語中多用于書面語或正式場合,例如:“經過協商,最終從許了這項提議。”
使用場景
- 文學創作:常見于曆史小說、古典文獻翻譯等。
- 日常表達:適用于正式語境,如公文、協議中的“經協商從許”。
注意事項
- 近義詞:應允、準許、允諾。
- 反義詞:拒絕、否決、禁止。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文例句或具體用法,可參考《玉台新詠》或《南史》相關篇章。
網絡擴展解釋二
從許(cóng xǔ)這個詞是指“從某個地方或事物出發或經過”,也可以表示“隨着某個條件或因素而發生或改變”。在寫作中,我們常用它來引出一個情況或過程的起點或出發點。
該詞的部首是從,讀作“cóng”,表示從一個地方或事物出發。而許的拆分部首是言,讀作“xǔ”,表示與語言有關的事物。
從許(cóng xǔ)這個詞在古代漢字中的寫法較為繁複,通常有兩種寫法。一種是“祥言”,表示離開、出發的意思;另一種是“從許”,表示隨着、依照的意思。
以下是一些使用從許(cóng xǔ)的例句:
1. 從許而論,他的觀點是正确的。
2. 我們需要從許明确的根據出發進行讨論。
3. 從許看,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案并不那麼簡單。
從許(cóng xǔ)的近義詞包括:從此(cóng cǐ)、起始(qǐ shǐ)、由此(yóu cǐ)等。反義詞可以是到此為止(dào cǐ wéi zhǐ)。
希望以上信息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