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畎浍的意思、畎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畎浍的解釋

亦作“甽澮”。1.田間水溝。泛指溪流、溝渠。《書·益稷》:“予決九川距四海,濬畎澮距川。” 鄭玄 注:“畎澮,田間溝也。”《漢書·李尋傳》:“今 汝潁 畎澮皆川水漂踴,與雨水并為民害。” 顔師古 注:“畎澮,小流也。” 三國 魏 阮籍 《元父賦》:“甽澮不暢,垢濁寔臻。” 宋 王禹偁 《醴泉無源賦》:“任 大禹 之功深,寧歸畎澮;縱 張騫 之力盡,曷識根源?” 清 顧炎武 《常熟縣耿侯橘水利書》詩:“畎澮遍中原,粒食詒百姓。”

(2).疏浚。 唐 韓愈 孟郊 《秋雨聯句》:“憂魚思舟檝,感 禹 勤畎澮。” 宋 範仲淹 《上呂相公并呈中丞谘目》:“畎澮之事,職在郡縣。”

(3).喻平庸。 南朝 梁 何遜 《臨行公車》詩:“以茲畎澮質,重與滄溟舍。” 唐 元稹 《獻荥陽鄭公》詩:“自傷才畎澮,其奈贈珠何!”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畎浍”是一個由“畎”和“浍”兩個單字組成的複合詞,屬于古代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描述農田水利系統。以下是具體解釋:

1.單字釋義

2.組合含義

“畎浍”合用泛指農田中不同規模的溝渠系統,既包括細小的田間水溝(畎),也涵蓋較大的排水渠道(浍)。這一體系在古代農業中起到調節水量、防旱排澇的作用,是精耕細作的重要基礎。

3.文化背景

該詞常見于先秦文獻,如《孟子·告子下》中“舜發于畎畝之中”,即以“畎畝”代指農耕生活,側面反映“畎浍”與古代社會生産活動的緊密關聯。

4.現代應用

如今“畎浍”已較少使用,多見于曆史、農學或古文研究領域。如需進一步考證,建議查閱《說文解字》《農政全書》等典籍,或咨詢專業文獻數據庫。

網絡擴展解釋二

《畎浍》的意思

《畎浍》(quán huī)是一個漢字詞語,具有豐富的意義。它可以指田野裡的水道,也用來形容一些湖澤、池塘之類的水域。

拆分部首和筆畫

《畎浍》的偏旁部首是田字旁,拆分為“田”和“氵”。它共由12筆組成。

來源和繁體

《畎浍》起源于古代漢字,它的繁體字形為「畎澮」。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有所變化。《畎浍》的古字形可寫為「畊」和「泇」。在經典文獻中,我們可以看到古代文人常常使用這樣的字形。

例句

1. 他們在田間的畎浍邊安營紮寨。

2. 湖面平靜,隻有偶爾傳來一聲畎浍的聲音。

組詞

1. 畎園:指以水道圍繞的庭園。

2. 浍水:指湖泊或河流中的水域。

3. 畎畊:指水道旁的田地。

近義詞和反義詞

《畎浍》的近義詞是「溝渠」,都用來形容水道或水域。而它的反義詞可以是沒有水澤的田地,也可以是幹燥的土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