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亢烈的意思、亢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亢烈的解釋

剛毅。《三國志·魏志·崔琰傳》:“ 孫 疏亮亢烈,剛簡能斷。” 清 方文 《送王玉門從軍大梁》詩:“平生懷亢烈,勿忘主人恩。”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亢烈”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亢”和“烈”兩個字組合而成,其含義帶有強烈的感情色彩和狀态描述。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和語言學著作的詳細解釋:

一、 字義解析與核心含義

  1. “亢”的含義:

    • 本義指咽喉、頸部(《說文解字》)。
    • 引申義:
      • 高、高起:如“高亢”。
      • 過度、極、很:如“亢旱”、“亢奮”。
      • 剛強、強硬:如“不卑不亢”。
      •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 在“亢烈”一詞中,“亢”主要取其“過度、極盛”和“剛強、強硬”的引申義。
  2. “烈”的含義:

    • 本義指火勢猛(《說文解字》)。
    • 引申義:
      • 猛烈、強烈:如“烈火”、“激烈”。
      • 光明、顯赫:如“功烈”。
      • 剛正、堅貞:如“剛烈”、“烈士”。
      • 厲害、嚴重:如“酷烈”。
    • 在“亢烈”一詞中,“烈”主要取其“猛烈、強烈”和“剛正、堅貞”的引申義。
  3. “亢烈”的合成義:

    • 将“亢”的“極盛、剛強”與“烈”的“猛烈、剛正”相結合,“亢烈”的核心含義是指:
      • (氣勢、性情、态度等)極其剛強猛烈,達到了極緻的程度。
      • 形容人的性格剛烈不屈,或事物性質極為強烈、嚴酷。

二、 具體釋義與用法

綜合權威辭書的解釋,“亢烈”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1. 形容性格剛強暴烈:

    • 指人的性情極其剛直、強硬,甚至帶有暴躁、不易妥協的特點。這種性格往往表現為态度強硬、言辭激烈、行為果決,有時可能顯得過于激烈或極端。
    • 示例: “他性情亢烈,遇不平事則怒發沖冠,據理力争,絕不屈服。”
    • 來源參考: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出版社)在解釋“亢”的引申義時,包含“剛強”義項,而“烈”本身就有“剛直”義項,組合成詞後特指這種極緻的剛烈性格。
  2. 形容氣勢、程度等極為強烈、嚴酷:

    • 指某種狀态、氣勢或性質非常猛烈、嚴酷,達到了頂點或極限。可以形容自然現象(如酷暑)、社會氛圍(如鬥争)、藝術表現(如風格)等。
    • 示例:
      • “那年夏天,亢烈的陽光炙烤着大地,久旱無雨。”(形容陽光酷烈)
      • “戰場上彌漫着亢烈的殺伐之氣。”(形容氣氛極其激烈嚴酷)
      • “他的畫風亢烈奔放,充滿力量感。”(形容藝術風格極其強烈)
    • 來源參考: 《辭源》(商務印書館)在解釋相關單字義項(如“亢”的“過甚”義、“烈”的“猛烈”義)的基礎上,可以推衍出“亢烈”形容程度極甚、氣勢猛烈的用法。

三、 總結

“亢烈”是一個形容程度和狀态達到極緻的詞語,核心在于“極度的剛強猛烈”。它既可以用于描述人的剛烈不屈、甚至暴躁的性格,也可以用于描述事物極其強烈、嚴酷、猛烈的性質或氣勢。其感情色彩通常較為強烈,有時可能帶有一定的負面意味(如形容性格過于暴躁時),但主要強調一種極緻、強烈的狀态。

引用來源說明:

網絡擴展解釋

“亢烈”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為kàng liè(注音:ㄎㄤˋ ㄌㄧㄝˋ),其核心含義為剛毅、剛烈,常用來形容人的性格或氣節堅定不屈。以下是詳細解釋及示例:

  1. 釋義
    指性格剛強、堅毅不屈,帶有果敢決斷的特質。例如《三國志·魏志·崔琰傳》中評價人物“孫疏亮亢烈,剛簡能斷”,即強調其剛正不烈的性情。

  2. 文學用例
    清代方文在《送王玉門從軍大梁》詩中寫道:“平生懷亢烈,勿忘主人恩”,此處通過“亢烈”表達對友人剛毅品格的贊許。

  3. 相關語境
    該詞多用于古文或書面語中,現代使用較少,常見于曆史文獻或文學創作,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褒義色彩。

若需進一步了解詞語的引申用法或曆史典故,可參考權威古籍或詞典(如《漢語辭海》)。

别人正在浏覽...

安徽白墖報務員碧卝藏污納垢稱副床笫大荒當頭對面大運河電揮弟息頓擾鳳頭鞋覆谛貴紙孤賤恒所隳節匠斲結愛讦奸精鋼金箍咒驚心裂膽金葩進鴆郡博嵝領羅囊羅潭賣祖扪舌靡靡名邦僻固俜停潑火破亂強韌奇能侵怨瓊花露犬禍取回軟丢丢善日設拜十四弦侍遊守名斯夾巴松蓋隨口胡謅特異功能妥貼午塵無羣鹹陟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