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连帙累牍的意思、连帙累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连帙累牍的解释

同“ 连篇累牘 ”。 宋 文天祥 《<金匮歌>序》:“因自撰为方剂,括为歌诗,草纸蝇字,连帙累牘,以遗其后人。”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连帙累牍”是由“连篇累牍”演化而来的汉语成语,原指文字冗长、篇幅繁多。其中“帙”指包书的布套,“牍”为古代书写用的木简,两者合用比喻文章或著作篇幅冗长、内容重复堆砌。《汉语大词典》(第二版)指出,该词多含贬义,用于批评文风繁复,缺乏精炼。

从词源考据,此词可追溯至唐代史学家刘知几的《史通·叙事》,文中批评史书“连帙累牍,不出月露之形”,强调史籍应删繁就简。现代《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进一步明确,其核心语义是“用过多篇幅叙述无实质内容的事物”,常见于公文写作或学术研究中需避免的赘述现象。

在语法功能上,该成语多作谓语或定语,如:“这份报告连帙累牍却未触及核心问题。”近义词包括“长篇大论”“叠床架屋”,反义词则有“言简意赅”“要言不烦”等,相关辨析可参考商务印书馆《成语源流大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

“连帙累牍”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形容文章或书籍篇幅冗长、内容繁复,文辞重复堆砌。其中“连帙”指装书的木箱,“累牍”指堆积的竹简,合起来比喻文字数量极多。

二、出处与背景
最早出自宋代文天祥的《〈金匮歌〉序》:“因自撰为方剂,括为歌诗,草纸蝇字,连帙累牍,以遗其后人。”。其典故可追溯至《左传·庄公二十五年》中“连帙累牍,不暇自哂”的表述,形容文字繁复到连作者都无暇自嘲。

三、结构与用法

四、使用场景
多用于批评文章冗长,或客观描述学术著作、文献资料的内容丰富性。例如:“这部古籍连帙累牍,考据极为详实。”

提示:如需更多例句或出处原文,提供的来源链接。

别人正在浏览...

安翔百里君边需兵车避位雠贱淙潨毳羽簟席断事吨公里奋勉府命府直回磴活兵匠资鉴湖诘究景纬极走巨觥看守来复线蜡日纍臣灵席六辅渠流劫迷齐眼排夺毰毢顷倒逑好驱扰曲文仁策软刀身肌申商视朝市恩适妇实年刷抿书鱼搜拿贪货谈圆说通特本同仇敌慨菟肩屯丁菀浊违忧问缣游象版相辅乡正谢公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