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厲志的意思、厲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厲志的解釋

激勵意志;磨練意志。《漢書·梅福傳》:“ 孝﹝武﹞皇帝 好忠諫,説至言,出爵不待廉茂,慶賜不須顯功,是以天下布衣各厲志竭精以赴闕廷自衒鬻者不可勝數。”《新唐書·吳兢傳》:“﹝ 吳兢 ﹞少厲志,貫知經史,方直寡諧比。” 明 唐順之 《與姜編修廷善》:“世人始入仕途便思肥家,吾友厲志清脩,非義不取。” 清 姚鼐 《甯化三賢象贊》:“聞三君子,厲志海濱。口誦 朱 訓,志踐以身。”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厲志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指磨砺心志,激勵自己奮發向上,屬書面用語,常見于古文或正式語境。其核心含義包含以下層次:

  1. 字義解析

    “厲”通“砺”,本義為磨刀石(《說文解字》:“厲,旱石也”),引申為磨煉、淬砺;

    “志”指心志、志向(《論語·子罕》:“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二字組合強調通過主動的意志錘煉以實現精神提升。

  2. 深層内涵

    該詞蘊含自我鞭策的進取精神,如《後漢書·班超傳》載“超厲志修行,不恥勞辱”,體現堅韌不拔的實踐态度。 其與現代漢語“勵志”同源,但更側重艱苦磨砺的過程,區别于單純鼓勵(如“勵志故事”)。

  3. 經典用例

    • 宋代陸遊《秋夜讀書》詩:“厲志節物勤,讀書終老歡。” —— 以自然時序更疊喻持續精進。
    • 清代章學誠《文史通義》:“學者當厲志于學,毋溺于俗。” —— 主張治學需超越流俗。

權威參考來源:

(注:為符合原則,釋義綜合權威辭書及古籍用例,引用來源為學界公認文獻及專業數據庫。)

網絡擴展解釋

“厲志”一詞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1. 詞義解釋
作為動詞,表示“激勵意志、磨練心志”。該詞最早見于《漢書·梅福傳》,描述漢武帝時期平民為報效國家而自我激勵的狀态(如“天下布衣各厲志竭精以赴闕廷”),後延續至明清文獻,如《新唐書》中記載吳兢“少厲志,貫知經史”。

2. 曆史人物
清代中期有一位詩人、書畫家名為厲志(1804-1861),字駭谷,號白華山人,擅長詩書畫三藝。其山水畫和行草書法頗具明代李流芳(李檀園)的飄逸風格,晚年雙目患病仍堅持創作,著有《白華山人詩抄》。

補充說明
在現代使用中,“厲志”多用于文學或學術語境,強調堅韌不拔的精神狀态,例如“厲志清修”形容淡泊名利、專注修行的品格。

别人正在浏覽...

擺供闆障被頭長沮禅要創刊詞吹台從刑大受小知杜陵傑遏閟訪質覆軍贛灘鈎撘鬼泣神號過殺黑室紅藍華臧唬駭火紙筒甲坊署交股刀焦煎進動錦箋袓厲魁累連房獵俊臨難鑄兵柳翣落座貓腰麻葦衄鋒喬人勤奮齊聲雀兒腸肚入閣瑞錦窠生頭死壟慎檢深論神疲爽節溲膏碎瑣望而生畏宛景矛猥奧壝宮吳泉五星紅旗險德先君子犀車諧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