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正确使用。《書·洪範》:“次四曰協用五紀。” 孔 傳:“協,和也。和天時,使得正用五紀。”
(2).即協韻。音韻學用語。 宋 沉括 《夢溪筆談·藝文一》:“觀古人諧聲,有不可解者,如‘玖’字、‘有’字多與‘李’字協用,‘慶’字、‘正’字多與‘章’字、‘平’字協用。如《詩》:‘或羣或友,以燕天子’。” 明 謝榛 《四溟詩話》卷一:“古詩之韻,如《三百篇》協用者,‘西北有高樓,上與浮雲齊’是也。”參見“ 協韻 ”。參閱 清 段玉裁 《六書音均表三》、 王力 《漢語詩律學》第二章第二五節。
“協用”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指通過協調、和諧的方式正确運用事物。這一用法源自《尚書·洪範》中的記載:“次四曰協用五紀”,其中“五紀”指歲、月、日、星辰、曆數等天文曆法概念。孔穎達解釋為“和天時,使得正用五紀”,即通過調和自然規律來合理運用時間與曆法。
在音韻學中,“協用”指調整韻腳使其和諧,常見于古詩文創作。例如:
“協”字本義為“共同合作、和諧”,如《說文解字》釋為“衆之同和也”,因此“協用”強調通過協調達到正确或和諧的應用效果。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案例或音韻規則,可參考《尚書》《夢溪筆談》等古籍原文。
《協用》(xié yòng)是一個動詞短語,意思是協助使用或一同使用。它可以指合作、配合使用某物或者互相幫助完成某項工作或任務。
《協用》的部首是“十”(shí),它由四筆組成。
《協用》的來源于中文詞彙的演變和發展。它的繁體形式為「協用」。
在古時候,漢字《協用》的寫法可能與現代寫法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含義和用法仍相似。
1. 合作協用是提高效率的關鍵。
2. 我們需要相互協用,共同解決這個問題。
合作、協助、配合、共同等
合作、協助、配合、聯合
對立、抵制、阻撓、獨自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