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司祿的意思、司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司祿的解釋

(1).官名。《周禮·地官·序官》“司祿” 鄭玄 注:“主班祿。” 孫诒讓 正義引 江永 雲:“司祿職雖闕,觀其序於廩人、倉人、舍人之後,司稼之前,皆為穀米之類,其為頒穀祿於羣臣可知矣。”

(2).星名。文昌宮第六星。《周禮·春官·天府》:“若祭天之司民司祿。” 鄭玄 注:“司祿,文昌第六星。”《史記·天官書》:“鬥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宮……六曰司祿。” 司馬貞 索隱引《春秋元命包》曰:“司祿賞功進士。”

(3).星名。下台司祿。《晉書·天文志上》:“三台六星,兩兩而居……東二星曰下台,為司祿,主兵,所以昭德塞違也。”

(4).星名。《宋史·天文志三》:“司祿二星,在司命北,主增年延德,又主掌功賞、食料、官爵。”

(5).神名。掌司人間祿籍。《新唐書·禮樂志二》:“四時祭 風師 、 雨師 、 靈星 、 司中 、 司命 、 司人 、 司祿 。”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五》:“我非仙非鬼, 文昌 司祿 之神也。” 範文瀾 《中國通史簡編》第三編第七章第四節:“密宗的做法,和道教有相同的地方……道教的 司命 、 司祿 之神及 泰山府君 ,也見于 密宗 經文。”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司祿”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根據曆史文獻和星象學說有不同的解釋,具體可分為以下幾類:

一、官名

  1. 職責:古代官職名,主要負責官員俸祿的分配與管理。根據《周禮》記載,司祿的職能與糧食倉儲、俸祿發放相關,常與廪人、倉人等職位并列。
  2. 曆史記載:《周禮·地官》中提到“司祿”為地官體系中的職位,鄭玄注解其職能為“主班祿”,即掌管俸祿分配。

二、星名

司祿在不同星官體系中對應不同的星辰:

  1. 文昌宮第六星
    在傳統天文體系中,文昌宮由六顆星組成,第六星即“司祿”,象征功名、仕途和人才選拔。《史記·天官書》記載:“鬥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宮……六曰司祿”,司馬貞索隱引《春秋元命包》稱其“賞功進士”。
  2. 三台星中的下台司祿
    《晉書·天文志》提到,三台六星中的東二星為“下台”,主掌兵事與德政,亦稱“司祿”。
  3. 《宋史》中的司祿二星
    另據《宋史·天文志》,司祿二星位于司命星北側,主掌壽命延長、功勳賞賜及官爵俸祿。

三、神名

在民俗信仰中,司祿被視為掌管人間祿籍(即官職、福祿)的神明。祭祀時,司祿常與司民(掌人口)并列,體現古代對仕途與民生并重的觀念。


四、現代衍生含義

部分詞典将“司祿”引申為官員的職位與俸祿象征,或用于姓名學,寓意為“福運、權力”。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周禮》《史記·天官書》《晉書·天文志》等古籍,或查看來源網頁(如、)。

網絡擴展解釋二

司祿

司祿(sī lù),是一個漢字詞語,包含兩個部分,分别是“司”和“祿”。

拆分部首和筆畫

每個漢字都由不同的部首和筆畫組成。拆分“司祿”的部首分别是“口”和“示”,拆分的筆畫分别是“5”和“11”。

來源

“司祿”一詞來源于古代社會的官職制度。指的是負責管理官吏俸祿的職務。司祿官是負責管理俸祿、禀報定級、宣告榜文的職務。司祿的意思也常用來表示官位高貴,收入豐厚。

繁體

在繁體字中,司祿的寫法和簡體字一樣。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司的上方會加一個“口”的部分,表示司的含義是嘴、說話。祿的古代寫法則是在示的左上方加一個“力”的部分,表示祿的含義是勞動、力量。具體寫法會因時代和地域不同而有所變化。

例句

1. 他被任命為司祿官,負責管理官吏的俸祿。

2. 那位官員因為貪污而喪失了司祿。

組詞

司祿官、司祿衙、祿位、高祿、官祿

近義詞

祿位、官祿、俸祿、爵祿

反義詞

失祿、廢祿、失去官職、窮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