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谓正确使用。《书·洪范》:“次四曰协用五纪。” 孔 传:“协,和也。和天时,使得正用五纪。”
(2).即协韵。音韵学用语。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艺文一》:“观古人谐声,有不可解者,如‘玖’字、‘有’字多与‘李’字协用,‘庆’字、‘正’字多与‘章’字、‘平’字协用。如《诗》:‘或羣或友,以燕天子’。”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一:“古诗之韵,如《三百篇》协用者,‘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是也。”参见“ 协韵 ”。参阅 清 段玉裁 《六书音均表三》、 王力 《汉语诗律学》第二章第二五节。
“协用”是由“协”与“用”组合而成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为“协调配合以发挥作用”。“协”在《说文解字》中释义为“众之同和”,指众人齐心完成某事;“用”则指施行、运用。两者结合后,该词可引申为“通过协作实现资源或能力的有效调动”,常见于描述系统性合作场景,例如“协用多方力量完成赈灾”(参考《汉语大词典》词条)。
从古籍溯源,《尚书·尧典》中“协和万邦”的表述已蕴含“协用”概念,强调不同群体间的配合。现代语言使用中,该词多出现于管理学、社会学领域,例如“协用人力资源提升效率”(参考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汉语用法词典》)。
权威文献来源:
“协用”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指通过协调、和谐的方式正确运用事物。这一用法源自《尚书·洪范》中的记载:“次四曰协用五纪”,其中“五纪”指岁、月、日、星辰、历数等天文历法概念。孔颖达解释为“和天时,使得正用五纪”,即通过调和自然规律来合理运用时间与历法。
在音韵学中,“协用”指调整韵脚使其和谐,常见于古诗文创作。例如:
“协”字本义为“共同合作、和谐”,如《说文解字》释为“众之同和也”,因此“协用”强调通过协调达到正确或和谐的应用效果。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案例或音韵规则,可参考《尚书》《梦溪笔谈》等古籍原文。
挨晩昂耸报任少卿书悲憾表蒙子蚕工倡籍畅销缠头锦朝敬穿针走线储岑赐劳大藩貂蝉妃子风姿歌欢恭敏官讳姑姥姥顾炎武好乖槐行兼该蹇蹄界或脊伦金沙萨叩请酷虐拉巴流美漫思茶昧死以闻铭肌镂骨瞑瞑排击披麻带孝曝露峭峻七宝莲池切念容裔商素山巾沈伏神谟庙算施化世载霜候蜩螗投敌团貌歪憋顽薄罔罔雾灭汙黦先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