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be poor]∶家世清貧低微
家世寒素
(2) [poor people]∶清貧的人
拔擢寒素
(3) [****** and plain]∶樸素;簡陋
寒素的院落
(1).門第寒微,地位卑下。《魏書·文苑傳·溫子昇》:“﹝ 恭之 ﹞家世寒素。”《資治通鑒·後唐莊宗同光二年》:“深知公功能,然門地寒素,不敢相用,恐為名流所嗤。”《紅樓夢》第六三回:“我家原來寒素,賃房居住。” 葉聖陶 《倪煥之》二:“那時還行着科舉,出身寒素,不多時便飛黃騰達的,城裡就有好幾個。”
(2).指家世寒素之人。《初學記》卷十一引 晉 王隱 《晉書》:“ 王戎 為左僕射,領吏部尚書。自 戎 居選,未嘗進一寒素,退一虛名。” 宋 曾鞏 《祭歐陽少師文》:“愛養人材,奬成誘掖,甄拔寒素,振興滞屈,以為己任,無有廢咈。” 金 王若虛 《臣事實辨》:“自古由寒素為名臣者,何可勝數;膏粱紈綺子焯焯者幾人?” 清 黃景仁 《雜詩》:“後門别寒素,前門揖貴遊。”
(3). 漢 晉 選拔士人的科目名。 晉 葛洪 《抱樸子·審舉》:“故時人語曰: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雞。”《晉書·李重傳》:“時 燕國 中正 劉沉 舉 霍原 為寒素,司徒府不從, 沉 又抗詣中書奏 原 ,而中書復下司徒參論。司徒左長史 荀組 以為:‘寒素者,當謂門寒身素,無世祚之資。 原 為列侯,顯佩金紫,先為人間流通之事,晚乃務學,少長異業,年踰始立,草野之譽未洽,德禮無聞,不應寒素之目。’”
(4).清苦儉樸。 宋 葉適 《宋故孟夫人墓志銘》:“ 信安王 以恭儉律家,夫人尤勤苦敬順,事夫訓子,率用寒素。”《儒林外史》第八回:“兩公子坐着一隻小船,蕭然行李,仍是寒素。” 魯迅 《朝花夕拾·範愛農》:“他穿着很舊的布馬褂,破布鞋,顯得很寒素。”
(5).指寒衣。 唐 李賀 《秋來》詩:“桐風驚心壯士苦,衰燈絡緯啼寒素。” 王琦 注:“絡緯,莎雞也。其聲如紡績,故曰啼寒素。或曰絡緯,故是蟋蟀鳴則天寒而衣事起,故又名趣織。”
“寒素”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形容詞用法
名詞用法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代漢語詞典》中的詞條。
寒素的意思是指冷淡、樸素的氣質或風格。這個詞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性格、生活方式或藝術作品。
寒 (hán) 是由宀 (mián,宀是“寶蓋頭部”)和 冄 (rǎn,冄是“冉悠”)組成的;宀表示房屋,冄表示平穩順利。 它的總筆畫數為5。
素 (sù) 是由 禾 (hé,禾 是“禾本植物的葉子”)和 素 (sù,素 是“白色的布”) 組成的;禾表示莊稼,素表示白色。它的總筆畫數為10。
寒素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人的環境意識和審美追求。對于他們來說,寒素是一種對世俗追求的反叛,強調清貧、樸素、純粹的生活方式。
繁體字中,“寒”和“素”保持不變。
在古代,寒素的寫法并沒有太多的不同。古漢字書寫規範的變遷對于寒素這個詞彙的寫法沒有太大的影響。
1. 他的房間裝修寒素,隻有基本的家具和裝飾品。
2. 她的風格一向寒素,但深受人們喜愛。
3. 這家餐廳的菜品制作講究寒素,以原汁原味的食材為主。
組詞:寒酸、寒門、素雅、素淨。
近義詞:樸實、素淡、質樸、清新。
反義詞:奢華、繁華、浮華、豪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