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肵俎的意思、肵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肵俎的解釋

敬屍之俎。古代祭祀時用以盛牲體心舌之器。《儀禮·特牲饋食禮》:“佐食升肵俎,鼏之,設于阼階西。” 鄭玄 注:“肵,謂心、舌之俎也。《郊特牲》曰:‘肵之為言敬也。’言主人之所以敬屍之俎。”《禮記·曾子問》:“祭殤不舉﹝肺﹞,無肵俎,無玄酒,不告利成。”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肵俎是古代祭祀禮儀中專用的一種禮器,其名稱由“肵”“俎”二字組合而成。根據《儀禮》《禮記》等文獻記載及曆代注疏,其具體含義可解析如下:

一、字義與功能

“肵”音qí,特指祭祀時盛放牲體肋骨的部位,《儀禮·特牲饋食禮》鄭玄注雲“肵,謂心舌之俎也”,表明肵俎主要承載祭牲的心、舌、肺等内髒器官。而“俎”為古代祭祀時放置牲體的禮器,形似幾案,多以木制,表面刻有紋飾。二者合稱專指用于承載特定祭品的小型禮器。

二、形制與使用場合

根據清代學者黃以周《禮書通故》考訂,肵俎形制較普通俎器更為精巧,通常與“升俎”“房俎”等禮器配套使用,在宗廟祭祀、鄉飲酒禮等儀式中出現。其使用遵循嚴格的禮制規範,《禮記·郊特牲》載“腥俎肵俎,主人不親嘏”,說明該器在祭禮中具有象征主祭者誠敬的特殊功能。

三、文獻例證

該詞最早見于《儀禮·有司徹》:“佐食取肵俎于階下。”東漢鄭玄注曰:“肵俎,心舌俎也。”宋代聶崇義《三禮圖》進一步圖解其形制,清代胡培翚《儀禮正義》考證其與“阼俎”“房俎”的方位區别,均為此器在古代禮學體系中的重要佐證。

按現代考古發現,河南安陽殷墟、湖北曾侯乙墓均出土形制類似俎器的文物,可與文獻記載互為印證,具體研究詳見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出土玉器全集》相關考釋。

網絡擴展解釋

“肵俎”是古代祭祀禮儀中的專用器具,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釋義

肵俎(qí zǔ)指古代祭祀時盛放牲畜心、舌的禮器,主要用于敬獻給“屍”(代祖先受祭的人)。該詞由“肵”(表敬)和“俎”(盛祭品的器具)組成,強調對祭祀對象的尊敬。

二、禮儀功能

  1. 祭祀用途
    在《儀禮·特牲饋食禮》中記載,由佐食官将肵俎升起并蓋好,陳設于阼階西側,作為祭祀流程的重要環節。肵俎專盛牲體的心、舌,象征對祖先的敬意(《禮記》亦有相關記載)。

  2. 使用限制
    根據《禮記·曾子問》,祭祀未成年而亡者(“殇”)時,不得使用肵俎,亦不設玄酒,表明其使用具有嚴格的禮制等級性。

三、文化内涵

“肵”字本身含“敬”義,《郊特牲》解釋“肵之為言敬也”,說明此器具承載着祭祀禮儀中對祖先的崇敬之情。其形制與擺放位置均體現古代“尊卑有序”的禮制思想。

四、相關延伸

需注意與“鐏俎”(zūn zǔ,指宴席)、“燅俎”(xún zǔ,指加熱祭牲)等相似詞彙的區别,此類術語多與古代祭祀或宴飲制度相關,但具體用途各異。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儀禮》《禮記》原文或漢代鄭玄的注疏。

别人正在浏覽...

懊惱曲白醪白眼闆卒飽揚奔星裁判員草根常林歡沖掃傳世古傳誦村圃電麻醉鬥弄多子方彩凡間鳳鈞氛坱府闆高山冠古恠谷谷呱汩湟黑鹽後烈恢偉剪刀降免稼啬九烏空門涼州破憐悧流駛噜哩噜蘇鳴珰逆鸧排撆趴趴凳棄明投暗輕關清茂蹂損桑落酒三家分晉贍裕事期說理厮四七肅淡讨谪滕公佳城下財禮小犬狎恰下情上達洗煤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