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摘花草。 清 龔自珍 《暮雨謠三疊》:“暮雨憐幽草,曾親擷翠人。”
“撷翠”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析:
多用于文學創作或古典詩詞中,表現自然意趣或隱逸情懷。現代漢語中較少單獨使用,但可作為雅語融入特定語境。
如需更深入探究,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3)。
《撷翠》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采摘翠色的東西。它通常用來形容指摘插取綠色的植物,如花朵、葉片等。
《撷翠》這個詞可以拆分為“手”和“羽”兩個部首,它們分别代表着手的動作和羽毛。
《撷翠》一共有16個筆畫。
《撷翠》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源自《詩經·邶風·青蠅》一詩:“芃芃棫樗,既伐且燥,威儀不類,撷之則将。琴瑟在禦,莫不靜好。如将自故,隰有樹檀。”其中,“撷之則将”一句中的“撷”字即為《撷翠》。
《撷翠》的繁體字為「撷翠」,拆分的部首和筆畫數量保持不變。
在古代,漢字的形狀和結構有所不同,所以《撷翠》的古代寫法為「撷翠」,整體呈現古風雅緻的樣子。
1. 春天,小明在花壇裡撷翠,采摘了幾朵美麗的牡丹。
2. 夢裡,她看到了一個神秘的花園,裡面的花朵都是鮮豔的撷翠。
1. 撷芳:采摘鮮花的意思。
2. 撷取:采集,取得的意思。
3. 翠綠:形容顔色鮮亮的綠色。
4. 采翠:采撷綠色的意思,與《撷翠》意思相似。
1. 采摘:指摘取,收集的意思。
2. 選取:挑選所需的意思。
3. 摘取:同樣指摘取的意思。
1. 撷翠的反義詞為「棄暗」,暗指不亮的顔色。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