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流水。《楚辭·遠遊》:“叛陸離其上下兮,遊驚霧之流波。” 唐 羅隱 《蟋蟀詩》:“美人在何,夜影流波。” 清 唐孫華 《閑居寫懷》詩之八:“習成固難挽,流波日滔滔。”《花城》1981年第1期:“從船艙望去,兩岸彌漫在細雨中的房屋、樹木,仿佛浮在流波之上,時起時伏地向後退去。”
(2).比喻晶瑩流轉的眼波。《文選·宋玉<神女賦>》:“望餘帷而延視兮,若流波之将瀾。” 李善 注:“流波,目視貌,言舉目延視,精若水波,将成瀾也。” 範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七章第八節:“歌舞将終,舞人并脫去上衣,袒露半身,回首流波送媚。”
流波在漢語中主要有以下三層含義:
指持續流動的水體,常見于江河溪澗的動态描寫。
例證:
《楚辭·遠遊》中“使湘靈鼓瑟兮,令海若舞馮夷,流波激清響”描繪水流激蕩之聲 。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2012年。
隱喻時光、機遇等不可逆轉的消逝,含哲學意蘊。
例證:
古人以“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類比流波,強調時間奔湧不息 。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在詩詞中常象征離愁、相思或人生漂泊,如“思君如流波,何有窮已時”(唐代張若虛)。
來源:《全唐詩》卷一百一十七,中華書局,1960年整理本。
權威參考依據:
“流波”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結合多個權威來源解釋如下:
指流水
原意形容流動的水波,常見于古典詩文。例如:
比喻女子晶瑩流轉的眼波
多用于形容眼神靈動含情,如: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出處,可參考《楚辭》《神女賦》等文獻或相關詞典來源。
闆牙鼻竅博采群議裁剪殘酒丑谑川墨處之夷然登難點號钿砌遞變肚包風紀扣風雲人物分虎負許高昂庚弟狗尾古體詩酣醑環山胡桃講場交異嫁棗荊楚徑複巾帤酒皶鼻卷帻蠲租空豁豁狂章鐐竈淩波軍林館林農麗土柳耳茅菹馬爬爬泥腿驞駍破家竭産青龍三尺僮三氣蛇瘡深受司管塔墩提封溫明無巧不成話霧鬙相撞蝦蕈協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