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馬當活馬醫的意思、死馬當活馬醫的詳細解釋
死馬當活馬醫的解釋
比喻明知事情已經無可求藥,仍然抱一絲希望,積極挽救。也泛指做最後的嘗試。
詞語分解
- 馬醫的解釋 專治馬病的獸醫。《列子·說符》:“從馬醫作役而假食。”《漢書·貨殖傳》:“ 張裡 以馬醫而擊鐘。” 清 黃景仁 《定風波·和餘少雲》詞:“任馬醫脂販,鳴鐘列鼎,那覓牛心炙。”
專業解析
"死馬當活馬醫"的漢語詞典釋義
一、成語釋義
"死馬當活馬醫"指在明知希望渺茫或已無轉機的情況下,仍不放棄努力,嘗試用盡最後的手段挽救局面。比喻在絕境中做最後的嘗試,帶有無奈卻積極行動的意味。
二、字詞解析
- 死馬:字面指已死亡的馬匹,喻指無法挽回的事物或絕境(《說文解字》:"死,澌也,人所離也")。
- 當活馬醫:以救治活馬的方式治療,喻指強行嘗試不可能成功的方法(《古漢語常用字字典》:"醫"本義為"治病",引申為"救治")。
三、曆史淵源
該成語最早見于清代錢大昕《恒言錄·成語類》:"死馬當活馬醫,喻雖知無益,猶冀萬一耳。" 其雛形可追溯至晉代幹寶《搜神記》中郭璞"活馬醫"典故,後人引申為對絕望境況的奮力一搏。
四、現代用法
現代漢語中多用于兩種語境:
- 自我激勵:在困境中勉力嘗試,如"項目雖瀕臨失敗,但大家決定死馬當活馬醫,通宵修改方案";
- 客觀描述:指被動應對無望之事,如"醫生坦言病情危重,家屬仍要求死馬當活馬醫"。
五、同義對比
與"破釜沉舟"(主動斷後路以表決心)不同,本成語更強調被動應對絕境;與"垂死掙紮"(含貶義)相比,其情感色彩更趨中性或略帶褒義。
權威參考文獻
-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 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商務印書館, 2005.
- 錢大昕.《恒言錄》. 中華書局, 1985年影印本.
- 呂叔湘.《現代漢語八百詞》. 商務印書館, 1999.
- 溫端政.《中國俗語大辭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1.
網絡擴展解釋
“死馬當活馬醫”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1.釋義
比喻明知事情已無成功希望,但仍抱着最後一絲可能性積極挽救,或泛指做最後的嘗試。其核心在于“盡人事”的堅持态度,即使結果可能徒勞。
2.出處與典故
- 最早記載:晉代幹寶《搜神記》記載,官員趙固(一說窦固)的愛馬暴斃,方士郭璞用特殊方法(捕捉靈猴吸馬鼻)使馬複活,故有“死馬當活馬醫”之說。
- 文獻擴展:清代《土風錄》收錄該成語,形容“知不可救,姑且醫治”的無奈之舉。
- 其他說法:宋代《宏智禅師廣錄》中也有類似表述,反映該成語的流傳演變。
3.用法與結構
- 語法:複句式結構,常作賓語或分句,如:“醫生建議嘗試新藥,權當死馬當活馬醫。”
- 感情色彩:中性偏褒義,強調在絕境中仍不放棄努力。
4.使用場景
適用于醫療、工作、生活等領域,例如:
- 醫學中嘗試風險極高的療法;
- 項目中用非常規手段挽救失敗邊緣的任務;
- 個人在困境中做最後努力。
近義詞:孤注一擲、垂死掙紮
反義詞:坐以待斃、聽天由命
該成語融合了曆史典故與現實哲理,既是對“絕處求生”的生動比喻,也體現了中華文化中“盡力而為”的韌性精神。具體典故可參考《搜神記》及清代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阿炳奔濑閉會查問大紅全帖答問如流得失相半釘座梨乏困風蓋父母官符使麸炭富重改籥幹燥搆毀盬惡孤勝好男不吃婚時飯恒俗後凋胡擄忙亂護秋奬赉缰繩潔冷局操苴稭筷筒來牟羸師廉夫蔑爾濔漫缗緜民政局劈然潛邸潛龍伏虎青氐山砌善為我辭蛇形瘦硬霜磬水裙説嘴説舌太陽膏聽直退膛外婆家枉訴挽讬僞國沃州人香肚詳計相紙下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