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dishevelled hair]∶指頭發散亂
鬅頭散發
(2) [Afro look]∶一種發髻松散而高起的發式
梳着鬅頭
(1).頭發散亂貌。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二:“幾箇鬅頭的行者,着鐵褐直掇,走離僧房。” 清 無名氏 《柳軒叢談·江君輔》:“ 君輔 方久坐堂上,訝無出肅客者,忽一鬅頭婢,肩水桶,目 江 大聲曰:‘爾新來僕,速出汲!’” 清 王韬 《淞濱瑣話·紅豆蔻軒薄倖詩中》:“ 小婷 曰:‘此間多鬅頭大腹賈,令人見作三日惡。’”
(2).一種發式。發髻高而松。《宋史·儀衛志二》:“執拂翟四人,鬅頭,衣黃繡袍。”《紅樓夢》第七一回:“ 鴛鴦 眼尖,趁着半明的月色,早看見一個穿紅襖兒,梳鬅頭,高大豐壯身材的:是 迎春 房裡 司棋 。”《兒女英雄傳》第二七回:“婦容講的不是梳鬅頭,甩大袖,穿撒褲腳兒,裁小底托兒就得了。”
“鬅頭”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為péng tóu,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理解:
頭發散亂貌
指頭發未經梳理、松散淩亂的狀态,常用于描述自然或未經打理的頭發外觀。例如:“清晨起床時,她鬅頭散發,顯得慵懶隨意。”
一種發式
特指發髻高聳且松散的發型。這種發型可能具有古典或藝術風格的特點,常見于某些傳統造型或特定文化場景中。
補充說明:
《鬅頭》這個詞常被用來描述人群中蓬松的頭發或鬈曲的發型。它指的是頭發富有彈性、蓬松且有層次感。
《鬅頭》的部首是髟,總共由19筆構成。
《鬅頭》的來源可追溯到古代漢語。它是根據人們形容頭發的樣子、質地和形狀而形成的一個詞彙。
在繁體字中,鬅頭的寫法為「鬅頭」。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鬅頭」使用的字形可能有所不同。根據不同的曆史演變和書法風格,字形可能會有細微的變化。
1. 她那一頭鬅頭在陽光下顯得格外迷人。
2. 他的鬅頭給他增添了幾分俏皮可愛的氣息。
- 鬅發:形容頭發蓬松、鬈曲。
- 鬅松:形容頭發柔軟、松散。
- 鬅鬈:形容頭發鬈曲、卷曲。
- 豐盈:形容頭發豐滿、飽滿。
- 蓬松:形容頭發松散、膨脹。
- 濃密:形容頭發茂密、稠密。
- 平坦:形容頭發平順、貼服。
- 疏散:形容頭發稀疏、散亂。
- 光秃:形容頭發稀少、脫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