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尼丘的意思、尼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尼丘的解釋

(1).山名。在 山東 曲阜縣 東南,連 泗水 、 鄒縣 界。相傳 孔子 父 叔梁纥 、母 顔氏 禱于此而生 孔子 。故 孔子 名 丘 ,字 仲尼 。《史記·孔子世家》:“ 紇 與 顔氏 女野合而生 孔子 ,禱於 尼丘 得 孔子 。” 唐 程彌綸 《懷魯》詩:“ 曲阜 國, 尼丘 山, 周公 邈難問, 孔子 猶啟關。” 清 侯方域 《拟上遣官緻祭先師孔子阙裡群臣謝表》:“風生 泗水 ,初傳元運之笙鏞;神降 尼丘 ,永式遐心之金玉。”

(2).指 孔子 。《梁書·處士傳·阮孝緒》:“跡既可抑,數子所以有餘,本方見晦, 尼丘 是故不足。” 清 錢謙益 《谒孔子林越翌日谒先聖廟》詩:“ 魯 甸千年國, 尼丘 萬代師。”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尼丘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可分為以下三個層次:


一、本義解析

  1. 字源構成

    • 尼:本義指親近、相近,引申為山勢平緩連綿之态(《說文解字》釋:“尼,從屍從匕,近也”)。
    • 丘:指自然形成的小土山(《爾雅·釋丘》稱:“非人為而高曰丘”)。

      合義:“尼丘”原指平緩相連的山丘地貌,強調山形低矮且連綿相接的特征。

  2. 地理專指

    特指山東曲阜東南的尼山(古稱“尼丘山”),因孔子誕生于此而聞名。北魏郦道元《水經注·泗水》載:“魯國尼丘山,在魯城東南五十裡”, 其山形“五峰連峙,中峰平緩”,正合“尼丘”本義。


二、典籍中的文化意涵

  1. 孔子象征

    • 《史記·孔子世家》明确記載:“禱于尼丘得孔子”,故孔子名“丘”,字“仲尼”,皆源于此山。
    • 後世以“尼丘”代指孔子或儒家思想源頭,如元代碑文稱“尼丘之聖,垂教萬世”。
  2. 文化地标引申

    明清文獻常以“尼丘”指代儒學聖地,如明代《阙裡志》将曲阜孔廟建築群稱為“尼丘靈域”。


三、現代用法與權威參考

  1. 詞典釋義

    《漢語大詞典》收錄“尼丘”詞條,釋為:

    ① 山名,即尼山,孔子出生地;

    ② 借指孔子或儒家學說。

  2. 地名規範

    中國民政部《中國地名錄》标注“尼山”為正式名稱(原尼丘山),屬曲阜市文物保護單位。


參考資料來源

  1. 《水經注》地理考釋(中華書局點校本)
  2. 《史記》三家注本(中華書局)
  3.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4. 國家地名信息庫(民政部官網備案數據)

網絡擴展解釋

“尼丘”一詞主要有以下幾個層面的解釋,綜合多個權威來源整理如下:

一、地理背景

尼丘是山名,位于山東曲阜東南部,與泗水、鄒縣交界處。該山因孔子父母的傳說得名:孔子父親叔梁纥與母親顔氏曾在此祈禱,後生下孔子。因此,孔子得名“丘”,字“仲尼”(“尼”與“丘”均與山名相關)。

二、作為專有名詞的延伸含義

  1. 代指孔子
    因孔子之名源于尼丘山,後世常以“尼丘”指代孔子本人。例如《梁書》中“尼丘是故不足”即用此意。

  2. 成語含義
    在部分典籍中,“尼丘”被引申為“遭受嚴重懲罰或打擊”的隱喻。這一用法源于古代傳說:一名叫尼丘的人因犯罪被罰背負重物攀爬陡峭山丘。

三、相關曆史記載

《史記·孔子世家》明确記載:“紇與顔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禱于尼丘得孔子。”印證了尼丘山與孔子誕生的關聯。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史記》《梁書》等古籍或權威詞典(如漢典)。

别人正在浏覽...

包舉宇内豹文鼠碚磊冰流子冰言不三不四不雜鬯通超新星創钜寸祿貸離訂譌頂峰抖毛兒短見度木傅合夫妻反目夫壻功狗孤藏海蟳寒灰耗射會同館渾脫浃旦賈虎荀龍奬誘鏡渌繼聲嫉賢妒能郡堺課法啃青跨跞龍煙龍顔鳳姿懵如拿黑杵内憂外侮能量跑堂蓬心乾脩遒整日産軟木磚蛇酒食芹時清海宴食水詩意受胎鹔鷞偷長微機縣治信得及